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测了解韶关市0~14岁儿童保健门诊常规体检血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维生素D补充、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儿保门诊常规体检的472例儿童作为观测对象,观察该地0~14岁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韶关市(0岁且3岁)维生素D缺乏程度为37.95%;(≥3岁且6岁)维生素D缺乏程度为67.46%;(≥6岁且≤14岁)维生素D缺乏程度为71.61%。(0岁且3岁)组与(≥3岁且6岁)组、(≥6岁且≤14岁)组之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岁且6岁)组与(≥6岁且≤14岁)组之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岁且3岁)组、(≥3岁且6岁)组、(≥6岁且≤14岁)组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年龄段,血清25-(OH)D水平低于30 ng·mL~(-1)对身高没有影响,2~3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30 ng·mL~(-1)对身高有影响,维生素D的缺乏会抑制儿童长高。1~3岁儿童,在控制身高一定的情况下,25-(OH)D水平会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少。结论:我市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尚需改善,3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3岁以下儿童偏低,维生素D缺乏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应重视对3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3岁前身高会受25-(OH)D水平的影响,会影响身高的正常生长,同时体质量的增加会使得维生素D的水平变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周剂量依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09年2月我科以周剂量依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21例,第1、8天给予依立替康85mg/m~2,静脉滴注90min;第1~14天给予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21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至少2个周期,2个周期化疗完成后4星期评价疗效.结果 在可评价疗效的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 CR)0例,部分缓解(PR)5例(23.8%),疾病稳定(SD)6例(28.6%),疾病进展(PD)10例(47.6%),总有效率(CR+PR)23.8%,临床获益者(CR+PR+SD)共11例(52.4%).平均肿瘤进展时间为((3.61±0.97)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腹泻.结论 周剂量依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骨密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婴幼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中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佝偻病16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该院接受检查的健康婴幼儿132例作为对照组,予两组骨密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分析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情况。结果研究组骨密度Z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检查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予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检测,均能有效进行早期婴幼儿佝偻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但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需要具备一定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济南市5个社区中12-24月大年龄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22名,对每名儿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为期12个月。以儿童语言发育量表以及发育商,来比较干预前后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前儿童的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分别为(77.1±12.4)、(67.2±10.7)、(75.6±12.8),干预后儿童的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分别为(91.9±11.8)、(95.3±14.4)、(96.5±15.3),经过为期1年的针对性干预之后,儿童的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水平和干预前相比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提高(P〈0.05);语言发育速度接近正常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发育速度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追赶趋势;在干预后,16名儿童的语言发育达到正常水平,恢复正常率为72.7%。结论采用医教结合模式,在儿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就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及交流能力,甚至可以使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恢复正常的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结构化教学联合应用行为分析用于孤独症儿童临床治疗和家庭干预的长期效果,评价该方法相比其他干预方法的临床优势,为后期推广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及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孤独症确诊儿童进行分组研究,均分为对照组(个体化训练)、观察A组(结构化教学)、观察B组(应用行为分析)、观察C组(结构化教学联合应用行为分析),比较四组患儿不同时点(初诊时、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干预12个月)的神经心理发育评分、心理教育评定量表评分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不同时点比较,神经心理发育(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发展能力(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组别比较,随着干预时间延长,神经心理发育、发展能力改善效果最优的为观察C组(P0.05)。结论:结构化教学联合应用行为分析用于与孤独症患儿的心理和行为干预,相比传统临床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和孤独症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早期喂养模式对3~7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门诊体检的210例婴儿(3~7个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母乳喂养)、B组(部分母乳喂养)、C组(人工喂养),每组70例,对三组婴儿做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A组婴儿的MCV、Hb、MCHC、MCH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B组的MCV、Hb、MCHC、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婴儿的IDA发生率为21.4%,显著高于B组(11.4%)和C组(7.1%),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的IDA发生率最低,但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婴儿成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对铁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必然严重的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婴儿在3~7个月时,由于自身发育速度增快,已经无法简单的通过母乳喂养来获取足够支撑自身成长的铁元素,这一问题的客观存在如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将严重的影响婴儿的发育。基于上述情况,在婴儿6个月之后,应通过添加相应的辅助食物来为其补充必要的铁元素,从而有效的规避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发生,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15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饮食疗法和液体疗法等对症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通关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中药1剂/天,分3次温服;对照组予保列治(非那雄胺片)口服,1次5mg,每天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活血通关汤有明显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提高最大尿流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构化教学在轻度智力低下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5 年 7 月至 2019 年 1 月韶 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名学龄前轻度智力低下儿童,根据他们接受的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儿童采用 传统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儿童采用结构化教学,两组训练前 Gesell 发育量表和婴儿 – 初中生生活能力量表、年龄、性别没 有明显的差异性,分别于训练 3 个月、6 个月和 12 个月后,采用 Gesell 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的发育商及婴儿 – 初中生生活 能力量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 Gesell 发育量表各维度评分呈增高趋势,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神动作、语言、社交行 为及总商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治疗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后,婴儿 – 初 中生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治疗 6 个月、12 个月后的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结构化教学在轻度智力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中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