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方式选择,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4例,短节段(≤2个节段)椎间盘突出6例行前路手术。多节段(≥3个节段)颈椎管狭窄18例行后路手术,其中1例合并C5~6髓核游离于椎管,二期再行前路手术。结果 JOA评分术前平均5.70分,术后6周评分平均8.47分,术后12周10.26分,术后24周为12.02分。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结论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彻底减压,可靠融合及内固定,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及不可吸收粗缝线固定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 本组11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均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头与干骺端骨折,使用不可吸收粗缝线张力带固定大小结节.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8~26个月),术后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法进行评估,平均评分为80.5分(56~94分),优63.6%(7/11),可18.1%(2/11),差为18.1%(2/11),X线片随访将肱骨头缩小,部分吸收,完全吸收均诊断为肱骨头坏死,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肱骨头坏死率为16.7%(1/6),Neer四部分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肱骨头坏死率为60%(3/5).结论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手术解剖复位锁定钢板及不可吸收粗缝线有效固定,辅以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及不可吸收粗缝线固定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11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均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头与干骺端骨折,使用不可吸收粗缝线张力带固定大小结节。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8~26个月),术后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法进行评估,平均评分为80.5分(56~94分),优63.6%(7/11),可18.1%(2/11),差为18.1%(2/11),X线片随访将肱骨头缩小,部分吸收,完全吸收均诊断为肱骨头坏死,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肱骨头坏死率为16.7%(1/6),Neer四部分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肱骨头坏死率为60%(3/5)。结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手术解剖复位锁定钢板及不可吸收粗缝线有效固定,辅以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骨折由坚强内固定向生物固定的转变,使用微创方法治疗骨折相继开展。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8月采用分段小切口皮下放置钢板法治疗各型胫骨干骨折12例,效果比较满意,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等手段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2月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等手段治疗15例、年龄9~41岁(平均25岁)的小儿、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9~12岁4例,Catterall分型Ⅱ型2例、Ⅲ型2例;20~41岁11例,Ficat分期Ⅱ期4例、Ⅲ期7例。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功能受限,Harris评分平均70分。手术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髓芯减压或钻孔减压、滑膜次全切除。术后髂人字石膏固定髋关节于屈曲、轻度外展、阿旋位。术后4~6周开始半坐位活动。术后3~6个月开始部分负重,术后8个月开始完全负重。结果 15例随访15~30个月,平均23个月。14例疼痛有效缓解,Harris评分平均90分,股骨头X线表现无进一步发展或好转。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等手段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Harris评分,有效防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7例严重足下垂畸形,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微创牵拉技术结合微创跟腱延长术,取得良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方式选择,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24例,短节段(≤2个节段)椎间盘突出6例行前路手术.多节段(≥3个节段)颈椎管狭窄18例行后路手术,其中1例合并C5~6髓核游离于椎管,二期再行前路手术.结果 JOA评分术前平均5.70分,术后6周评分平均8.47分,术后12周10.26分,术后24周为12.02分.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彻底减压,可靠融合及内固定,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