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与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8 84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出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 842例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 47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 267株,占65.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65.9%和48.1%,对三代头孢耐药率均很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很低;革兰阳性球菌981株,占28.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真菌224株,占6.5%。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在用药前积极寻找病原菌并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前列腺癌(human prostate cancer,PCa)和前列腺增生(benign of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我院1997至2004年收治的2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蜡块标本,其中前列腺癌组为实验组,前列腺增生作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表达情况,并应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进一步验证其试验结果。结果VEGF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呈低表达,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的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VEGF表达情况亦有差异性。结论VEGF与前列腺肿瘤的发病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ic special antigen,PSA)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与前列腺增生亦无明显相关;与前列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呈正相关,是检测前列腺癌的较好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标本来源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 379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血液、伤口分泌物,分别占75.7396、6.60%、5.54%和1.58%.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哑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0.00%、11.87%、23.75%和25.0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大于30%. 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红卫 《浙江医学》2005,27(9):684-685
我院从1996年5月~2002年11月共收治了后尿道断裂患者28例,均采用尿道会师加膀胱颈会阴贯穿缝合固定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疑似膀胱癌的血尿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作尿细胞学检测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20例正常人尿液标本,用于建立FISH阀值,作为阳性判断的标准。结果:细胞学和FISH的总敏感性分别为42.0%、82.2%,特异性分别为:93.3%、86.7%。细胞学和FISH在低级别及非肌层浸润性肿瘤等敏感性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SH技术能明显提高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检出率,尤其是早期和低级别病变,可以成为筛查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华  黄红卫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91-1693
目的了解本院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手工方法将血液标本接种至增菌肉汤中,有生长迹象时接种平板,用迪尔DL-96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10 80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81株(按每个病人分离的第一株菌计算)。其中,革兰阳性菌161株(42.26%),革兰阴性菌169株(44.35%),真菌51株(13.39%)。检出病原菌数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重症医学科71株、儿科64株、新生儿科38株、呼吸内科28株、急诊病房22株。革兰阳性菌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率较高,肠杆菌科细菌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另发现一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阴性)对这两种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血培养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且耐药问题严重,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WHONET5.3软件对2008-2010年该院血液标本分离的14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148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菌株67株,占45.3%(67/148),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5%、8.1%、4.05%和11.49%。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洛西林、复方磺胺、氯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结论大肠埃希菌作为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严重,且出现了2株耐亚胺培南,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黄红卫 《浙江医学》2005,27(2):110-110
双J管现广泛应用于上尿路手术后内引流及输尿管因素所致的急性梗阻性无尿的急症处理[1].为便于双J管发生异位时的处理及方便术后取管,我科于1995年~2003年在167例上尿路手术病人术中放置了带尾线的双J管作内引流,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行静脉肾盂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RP)和B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后行手术矫正治疗。结果:术后2~6个月复查,13例患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2例患因吻合口狭窄经再次手术后恢复。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输尿管积水患应考虑本病的可能。IVU和RP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检查方法,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术前、术后m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J)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I。ISA法对48例膀胱肿瘤患者及50例正常人lIn清中IGF一1、VEGF的检测,了解膀胱肿瘤患者在术前、术后血清中IGF一1、VEGF的水平变化。以及不同病理分级和不同浸润深度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IGF一1、VEGF水平的异同。结果:术前、术后第7天,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IGF-l、VEGF值明显高于正常人;术后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的IGF-1、VEGF的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或浸润深度的增加,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IGF一1、VEGF的水平也升高;同时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的IGF1和VEGF水平均升高,且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结论:监测膀胱肿瘤患者妞清中的IGF一1,VEGF的水平的变化,对预测肿瘤恶性潜能和肿瘤的发展情况,以及了解肿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