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异常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安全可靠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水压分离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术中在子宫颈周围间隙先行用含有1∶1000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注入黏膜下水压分离。结果本组99例经本术式治疗均获满意效果。术中出血少,术野干净,解剖层次清晰,不易损伤膀胱、直肠及周围组织。结论经阴道水压分离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费时少、恢复快的术式,符合微创原则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的关系。方法2005年3月~2008年3月期间,52例原发性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根据NACT近期临床疗效分为NACT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验证NACT前后Bcl-2,Bax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TUNEL法测定肿瘤组织的凋亡指数AI,观察两组NACT前后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NACT后Bax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降。NACT后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NACT前,而有效组NACT前后的AI均高于无效组,有效组NACT后AI升高多于无效组,两者有显著差异,多因素结果表明,NACT前AI与NACT疗效有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水平可作为评价和预测宫颈癌NACT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对88例不孕妇女的盆膛疾病和不孕症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疾病88例,检查阳性率100%,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其中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是第一位原因,占45.5%,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第二位因素,占25.5%;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中90.0%有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中27.3%有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梗阻;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患者无自觉症状者58例,有自觉症状者14例。仅有6例有明显自觉症状。结论生殖道炎症和节育手术引起盆腔感染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且以亚临床感染为主,应引起高度临床重视.应用腹腔镜技术对不孕症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对88例不孕妇女的盆腔疾病和不孕症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疾病88例,检查阳性率100%,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其中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是第一位原因,占45.5%,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第二位因素,占25.5%;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中90.0%有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中27.3%有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梗阻;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患者无自觉症状者58例,有自觉症状者14例,仅有6例有明显自觉症状。结论生殖道炎症和节育手术引起盆腔感染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且以亚临床感染为主,应引起高度临床重视,应用腹腔镜技术对不孕症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18例植入性胎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8例植入性胎盘分析,探讨本院植入性胎盘发生率及中西药联合治疗,减少子宫切除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性胎盘18例临床资料。结果1/2931(41/10万)。11例剖宫产,其中6例作子宫切除术,阴道分娩6例,1例为中孕引产,保守治疗12例,5例在胎盘植入处作局部挖除缝合,7例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并以β-HCC和B超监测治疗效果,约产后2个月左右残留胎盘完全排出宫腔。18例病理诊断均为植入性胎盘。结论重视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早期发现植入性胎盘,中西药的联合应用,对排队残留胎盘保守子宫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髂尾肌筋膜固定术联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OP患者接受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8,接受经髂尾肌筋膜固定术联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与对照组(n=50,仅接受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统计学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以及复诊时感染率、手术创面愈合不良发生率及复发率。 结果①2组患者年龄、人体质量指数、产次、绝经时间及POP量化分期法(POP-Q)分度、合并症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5±2.7)h,较对照组的(10.6±3.2)h短,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4,P=0.035)。③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4±1.2)d,较对照组的(10.5±1.7)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8,P<0.001)。观察组治疗费用为(6 084.7±844.9)元,较对照组的(6 515.6±1 018.4)元低,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275,P=0.047)。④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47/48),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率为4.2%(2/48),对照组分别为90.0%(45/50)与8.0%(4/50),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时,2组患者感染率、手术创面愈合不良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阴道髂尾筋膜固定术联合传统术式治疗POP,疗效及安全性较为可靠,并且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