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6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3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67篇
内科学   272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222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05篇
综合类   1254篇
预防医学   365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414篇
  3篇
中国医学   371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变异弓状线病例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施行TEP的60例弓状线变异患者资料,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人为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其后面的腹横筋膜创建一条人工弓状线,并对其后面的腹膜前间隙进分离。影像记录弓状线的形态和手术步骤。 结果低位弓状线50例(83.3%),位于脐下8~12 cm,表现为不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向下呈逐渐变薄、变少的散在纤维。无弓状线10例(16.7%),有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并一直延伸至耻骨。以人工弓状线为界分为两个层面,前面的是腹直肌后间隙,后面是腹膜前间隙,位于腹横筋膜(含有后鞘)与腹膜前筋膜浅层之间,是TEP理想的分离层面,沿此间隙向下分离与Retzius间隙相连,然后向外分离Bogros间隙。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30±15)min,术中腹膜损伤率8.3%(5/60)。术后发生血肿3例,血清肿2例,皮下气肿3例,无慢性疼痛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低位和无弓状线患者的TEP手术中安全有效、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4.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我们收治了2例腹膜后纤维化致急性肾衰竭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 1,女,57岁,因“浮肿一周、无尿4d”来我院治疗。患者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不适,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4d前开始出现无尿。查体:左腹可触及左肾;左肾区叩击痛(++)、右肾区(-),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  相似文献   
6.
黄海 《右江医学》2002,30(6):469-470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 ,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 :对本院 2 4例胃癌穿孔病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其中 8例行单纯修补术 ,2例在穿孔修补术后 3周早期施行二期根治性手术 ,3例行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 ,7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 ,4例行胃癌根治术。结果 :本组死亡 4例 ,其余病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7,13 .2 ,2 5 .1个月。结论 :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可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姜黄素(Cur)与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两种药物同时联用或分时联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接种96孔板,分为5组。I:单独姜黄素系列浓度组(0、20、30、40μmol/L);单独NS-398系列浓度组(0,20,40,80μmol/L);Ⅱ:单独NS-398系列浓度组(ABS1)和NS-398系列浓度组+姜黄素20μmol/L(,4BS2)对大鼠HSC增殖的影响。Ⅲ:两种药物同时加药组;Ⅳ:两种药物先后6h加药组:先加姜黄素20μmol/L作用HSC6h后加NS-398系列浓度组(0、20、40、80wmol/L);先加NS-398系碉浓度(0、20、40、80Vunol/L)作用HSC6h后加姜黄素20μmol/L组,V:析因分析组。各组设不加药物的细胞对照组,与HSC共同培养,以MTT法检测姜黄素、NS-398单用或同时、分时联用对HSC生长的影响。LDH法检测各组对HSC的细胞毒性舴用。[结果]单独NS-398系列浓度组和单独姜黄素系列浓度组有抑制HSC的作用,但姜黄素的作用比NS-398强;同时加两药组比分时加药组有明显不同,先加NS-398作用HSC6h组比先加姜黄素作用HSC6h组的抑制率明显降低。【结论】时间因素导致两药联用是双向调节,同时加药或先加姜黄素作用HSC6h组后加NS一-98时呈正调节作用,抑制率升高,而先加黼98作用ItSC6h后加姜黄素呈负调节作用,抑制率降低。NS-398对HSC作用一定时间后有抑制姜黄素对HSC起生物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CT-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CT-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T-脑立体定向仪完成28例次脑立体定向手术,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结果 立体定向活检术10例,术后病理诊断明确;定向开放手术12例,病灶一次切除;立体定向穿刺分流术6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手术均一次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CT-脑立体定向手术能精确定位,确定最佳手术路径,为颅内多种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报道一个少见的晚发型系统性肉毒碱缺乏的病例,探讨其临床、生化和病理特点,以期提高人们对这种少见但可治疾病的临床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报告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了血清肉碱测定、肌电图及肌肉活检检查。结果:该患者中年发病,进行性四肢近端无力,发作性肌肉易疲劳,血清肌酶增高,肌肉病理显示肌纤维内大量的脂质颗粒沉积、I型纤维受累为主,血清肉碱含量明显降低。诊断为脂质沉积性肌病,分型为系统性肉碱缺乏症(晚发型)。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与鉴别脂质沉积性肌病的重要方法之二,而血生化检测对其病因诊断的确定及选择适当的治疗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