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的疗效.方法:将2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香砂六君子丸、猴菇菌片、枸橼酸铋钾冲剂和胃炎胶囊,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枸橼酸铋钾冲剂和胃炎胶囊,疗程均为一月,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胃粘膜慢性炎症的改善情况、Hp转阴率、半年内复发率等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25%,差异性显著(P<0.05);Hp转阴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半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反应少,易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4例治疗组联合应用猴菇菌片、胃肠灵胶囊、水杨酸柳氮磺胺毗啶(SASP)、地塞米松,对照组应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地塞米松,6月后复查肠镜,结合患者的症状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结肠镜检查筛查大肠癌患者,通过镜下活检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确诊大肠癌257例,检出率为5.14%,患者中农民居多,年龄以41岁以上多见,癌灶部位以直肠为最多,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结论:结肠镜是确诊大肠癌的最重要手段,有利于发现早期大肠癌。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孙某,男,32岁.2009年3月13日因"阵发性右下腹隐痛半年,加重12小时"来我院急诊,门诊以"右下腹痛待查"收入普外科住院部.患者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下腹阵发性隐痛,疼痛无规律,与饮食无关,以隐痛为主,偶有胀痛或阵发性绞痛,解大便后有时缓解,部位以右下腹为著,不放射.  相似文献   
6.
亚硝酸盐的中毒来势凶猛,病情重,变化快,而中毒时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时恰当的处理是决定其预后关键。2003年12月20日19:00我院急诊室急诊33例头晕、腹痛、乏力、恶心呕吐、面色青紫、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的病人,经医务人员细致的采集病史及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在早期作出了正确的诊断一亚硝酸盐中毒,迅速组织人员抢救,最终挽救了所有患者的生命,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听骨X线診断     
由于改善听力手术的进展,听骨X线诊断已引起不少耳科和放射科医生重视,因为听骨状态决定手术形式的选择。本文根据我们工作中点滴经验介绍听骨X线诊断中一些问题。一、听骨解剖:鼓室是个圆筒形含气空腔,其高为12~15毫米,宽6~9毫米。三块听骨位于鼓室内,锤骨、砧骨和镫骨互成关节,在声音传导过程中起杠杆作用。根据我们对听骨标本的测量;锤骨在三块听骨中最大,分头、颈、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对腹部肿瘤供血动脉来源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经过腹部CT平扫或者超声检测显示腹部有肿瘤患者150例,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重新建立血管影像;成立两个诊断小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诊断资料包含MSCTA资料和CT断面图像,对照组诊断资料只有CT断面图像,记录两组诊断的结果并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统计两组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以VR或MIP重建的方法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113例(75.33%)。MIP图像血管显示清晰,对比度较高,特别是对腹主动脉的分支第3、4级小血管显示能力强,主动脉3级分支的显示率为61.33%(92/150),4级分支的显示率为10.00%(15/150)。VR图像立体感较强,重叠血管显示较合适,能够任意旋转,腹主动脉3级分支的显示率是60.67%(91/150),4级分支的显示率是6.00%(9/150)。试验组对患者手术前的定位诊断准确性为92.67%(139/150),定性诊断准确性为93.33%(140/150);对照组对患者手术前的定位诊断准确性为72.00%(108/150),定性诊断准确性为90.00%(135/150),两组定位诊断准确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23,P<0.01),定性诊断准确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0,P=0.296)。 结论MSCTA可较好显现腹部肿瘤供血动脉,对腹腔来源不明肿瘤,MSCTA在术前诊断特别是定位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女,50岁,就诊前20余天,不慎额部遭轻微撞击后,感额部间断发作性隐痛,偶有轻度头昏,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口服西比灵片后,病情无明显缓解。CT:额骨及双侧顶骨多发局限性骨质破坏,密度减低区,邻近软组织肿胀。磁共振成像:额骨及双侧顶骨多发结节状等T1稍长T2信号,弥散稍受限,增强明显强化,且邻近脑膜线状强化。全身骨扫描提示颅骨多处可见放射性异常浓聚灶。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1∶128;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有核细胞8×106/L,糖4.0 mmol/L,氯化物129.1 mmol/L,蛋白0.9 g/L,脑脊液RPR 1∶16阳性,特异性抗体测定阳性。组织病理:颅骨溶骨性破坏区碎骨组织周围组织充血,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内皮细胞肿胀,以浆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治疗:按神经梅毒的治疗方案治疗,头痛于治疗1周后缓解,2周后基本消失,4周后完全消失,之后未再出现类似的头痛。最后诊断:获得性梅毒性颅骨骨髓炎合并梅毒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