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平方舟"医院船在南太平洋四国医疗期间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构成,提高对头晕患者的病因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收集348例就诊于"和平方舟"医院船门诊的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构成及性别分层进行分析。结果 1348例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高血压(131例、37.6%)、精神源性(61例、17.5%)、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55例、15.8%)、偏头痛性眩晕(35例、10.1%);2按性别进行分层,偏头痛性眩晕及精神源性所致的头晕以女性多见(P<0.05),高血压相关性头晕以男性为多(P<0.05)。结论1高血压、精神源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为"和平方舟"医院船在南太平洋四国门诊头晕患者的重要病因构成;2高血压相关性头晕与偏头痛性眩晕、精神源性头晕具有较明显的性别分布特征,前者以男性居多,而后两者则多见于女性;3鉴于不同的饮食及文化背景,南太平洋四国头晕患者的病因构成可能与国内情况不同,对于中年以上的头晕患者应该首先考虑高血压相关性头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305例PCI术后患者,32例发生术后谵妄,将其设为谵妄组,随机抽取32例无谵妄症状PCI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诱发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32例(10.5%)患者在手术后6d内发生谵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有既往脑血管病史(OR=15.129;95%CI 2.355~97.183)、房颤病史(OR=32.355; 95%CI 4.330~241.746)及低LVEF值(OR=3.409; 95% CI0.668~17.393).结论 老年PCI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率较高,既往脑血管病史、房颤病史及低LVEF值是PCI术后谵妄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是世界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切除为主,随着内腔镜技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对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我院2010年以来64例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围手术期各阶段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小切口、超声刀制作管状胃在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178例不同手术方式制作管状胃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对经腹小切口、超声刀游离胃与其他术式游离胃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经腹小切口、超声刀组在管状胃制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3天引流量、腹腔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基本一致。常规手术组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多、肺腹部感染率高、住院时间长、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长等不足。结论 腹部小切口、超声刀管状胃制作具有腹部损伤小,组织分离、止血、切割为一体的超声刀优势,且在腹腔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生存率与开放手术相当。值得临床借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髋部骨折手术后转人ICU的67例,采用ICU意识紊乱评估方法进行监测,针对骨折前痴呆史、合并血管危险因素、贫血、低蛋白血症、脱水、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等7项谵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9例(28.4%)术后6d内发生谵妄,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既往痴呆病史(OR=3.16,95%CI1.24~8.15)、术后脱水(OR=3.64,95%CI 1.02~7.44)、合并三个及以上的血管危险因素(OR=3.76,95%CI1.38~10.53);多因素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既往痴呆病史(RR=3.06,P=0.014)、合并三个及以上的血管危险因素(RR=3.74,P=0.021)。结论ICU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骨折前痴呆病史、合并三个及以上的血管危险因素、低体重指数是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rTE-ACS)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期间的高龄(年龄≥75岁)NSTE-ACS患者202例,根据抗血小板策略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86例)和氯吡格雷组(116例)。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后90 mg,口服,2次/d;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后75 mg,口服,1次/d,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严重心肌缺血复发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发生MACCE 4例(4.7%),氯吡格雷组发生MACCE 16例(13.8%),两组患者MACCE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替格瑞洛组复发严重心肌缺血4例(4.7%),氯吡格雷组复发严重心肌缺血8例(6.9%),两组患者严重心肌缺血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替格瑞洛组发生出血情况7例(8.1%),氯吡格雷组发生出血情况8例(6.8%),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结论高龄NSTE-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可改善预后,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在食管肿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6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该组69例中,超声内镜对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6.81%(53/69),对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9.71%(55/69)。结论超声内镜对食管癌的诊断及TN分期准确率高,对术前制定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抗血小板药物ACS治疗的基础。然而高血小板反应活性(HPR)可能降低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增加血栓事件,甚至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本文从HRP的检测方法、发生机制、风险因素以及HPR抗血小板治疗策略调整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特点,为N2转移性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4年行根治性肺叶(或全肺)切除及系统性胸内淋巴结廓清术的27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跳跃性N2的病理类型与原发肿瘤部位、大小的关系,并比较跳跃组与非跳跃组的淋巴结转移范围。结果跳跃性N2的发生率腺癌高于鳞癌(P=0.044),T1、T2期高于T3期(P=0.035),周围型肺癌高于中央型肺癌(P=0.030);跳跃性N2转移多局限于1个区域,与非跳跃性N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跳跃性N2多发生于周围型肺癌,T1、T2期肿瘤多见,病理类型多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多局限于单个区域。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痉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多数是单支血管痉挛,三支冠状动脉同时痉挛并有Holter、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完整记录,现报道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