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300名贫血儿童全血微量元素Fe、Zn、Ca、Cu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儿童作对照,发现贫血儿童血中Fe、Zn、Cu含量明显不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血中Ca含量的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先天性亚临床甲低对患儿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及患儿TSH、FT3、FT4变化趋势.先天性亚临床甲低与临床甲低的关系,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及随访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新生儿筛查对TSH增高者召回测定TSH、FT3、FT4确诊先天性亚临床甲低,对80例患儿每月一次观察临床表现、测量生长发育和测定TSH、 FT3、FT4.结果 91.25%患儿TSH完全恢复正常或好转、生长发育正常、并无甲低的临床表现.8.75%患儿部分出现甲低的非特异表现、生长发育指标中等偏下、TSH持续增高和FT4下降或TSH进行性增高,予治疗.结论 通过新生儿筛查发现亚临床甲低较临床甲低有较高的发病率,高出6倍,其中绝大部分患儿在生后短期内恢复好转,8.75%确定为甲低早期者给甲状腺素片治疗.对亚临床甲低应定期随访,尽早确定甲低早期患儿并给予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机,影响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律失常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而影响临床应用.现将1995年3月~2000年3月收治的46例老年人心房纤颤的疗效、应用方法和副作用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大鼠腓肠肌钝击伤模型,分别于伤后8小时、24小时、72小时、7天和12天进行一般观察、组织切片,FN免疫组化观察。结果:组织FN在创伤后迅速增加,于伤后72小时达高峰,于第7天开始消退,其中FN阳性区主要分布于变性、坏死区域和小血管周围。72小时后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细胞FN阳性,但阳性程度不如前者。结论:修复过程中组织FN主要来源于血浆FN的沉积,而后期则有一部分来自成纤维细胞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黄晓春 《河北医药》2013,(14):2233-2234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中心,而内科内镜技术亦是微创手术治疗的一种方式,且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内镜下使用钛夹对于胃溃疡甚至某些十二指肠的溃疡出血进行钳夹止血具有迅速、准确、微创、效果显著等优点,并且在有条件的医院,在麻醉医生的配合下可以试试床旁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TATA11软件分析纳入研究项目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结果纳入的31组研究数据分析显示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79(95%CI,0.73~0.85),0.86(95%CI,0.80~0.90),5.64(95%CI,3.818~8.352),和0.242(95%CI,0.179~0.326)。结论荟萃分析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于诊断IFI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精准肝脏外科理念下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5~2017-05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住院并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206例。遵循精准肝脏外科理念,所有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和精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通过影像精准评价病灶的解剖学特点,精密规划解剖性肝切除方案,精细操作完成相应肝亚段、肝段、肝叶等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手术相关指标,随访评价疗效。术后电话随访、门诊复查,随访时间截至2019-05-31。结果 177例行开放性肝切除术,29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32例术中行Pringle法肝门入肝血流阻断术,81例行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术,63例行选择性肝叶或肝段入肝血流阻断术,30例行入肝血流不阻断术。手术时间为45~300(173. 8±65. 2)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 000(207. 9±142. 1) ml。术中输血10例,其中输红细胞3例,输血率为4. 9%,平均输血量为235 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 3±2. 3) d。术后2例出现肝功能不全,经内科治疗肝功能恢复后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0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84个月,术后1年、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85. 4%、57. 4%和39. 2%;术后1年、3年和5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5. 2%、43. 8%和24. 3%。结论 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安全可靠,术后近期及远期生存疗效肯定。解剖性肝切除可作为肝细胞癌常规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道用苯甲酰-DL-精氨酸-p-硝基苯胺(BAPNA)作为胰蛋白酶的底物,依据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对标准胰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检测了原发性肝癌与良性肝病患者血清α_1AT的含量,并对检测方法的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22例原发性肝癌血清α_1AT均值明显高于肝炎(30例)及正常人(p值<0.001)。肝癌的检出率为72.7%,与肝炎的交叉在8%以内。在所检测的肝癌患者中,4例为AFP阴性,但这4例中有3例α_1AT为阳性,故对AFP阴性肝癌患者也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在使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2~11月收入的120例RA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另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干预对生活质量、关节疼痛、护理满意度及肢体功能评分(FMA)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上,显著较低(t=32.751,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QOL)上,显著较高(t=15.577,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相比对照组,显著较低(t=38.513,P0.05),而在护理满意度评分上,显著较高(t=8.083,P0.05),在FMA评分上,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高(t=7.758,P0.05)。结论将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应用于RA患者时,能改善日常生活,升高护理满意度,减轻关节疼痛,提升生活质量,改善肢体功能,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