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是一间拥有500多床位的综合性医院,临床用药品种多、数量大,尤其是抗感染药物。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和日趋严重的细菌耐药性,近年来大批高效、广谱、低毒的新型抗感染药物不断涌现,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控制细菌感染提高疗效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也存...  相似文献   
2.
许多研究显示,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动态变化与伤情呈对应关系,并能反应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对重型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β-EP动态变化,观察其对患者血浆β-E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脑保护价值和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心肌梗死等血管系统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性血管新生正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某些中药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和中药的成方制剂在诱导血管新生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在血管新生中的促进作用,将近几年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管内溶血的微血管病,临床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肾衰竭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儿童,是小儿急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病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从开展血液透析治疗以来,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例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能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循环障碍疗效。方法 口服通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循环障碍60例,与田七胶囊组30例作对照。结果 通脉胶囊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所致眩晕头痛有明显缓解作用,能有 地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及降低血液粘稠度,总有效率达93.3%,优于田七胶囊。结论 通脉胶囊可有效地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循环障碍引起的头昏、头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建立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并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有关规定对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等项目进行了测定。结果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在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方面均具有专属性特征,经测定5个基地的金线莲水分平均为8.69%,总灰分平均为11.93%,酸不溶性成分平均为3.27%;含量测定结果槲皮素平均质量分数为0.021 0%,异鼠李素平均质量分数为0.024 7%,山柰素平均质量分数为0.027 3%。结论上述方法简便、专属性好,重现性好,可为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系统生物学着眼于系统组成成分的构成、动态与发生,与中药对机体的整体而又动态的调节相符合,它的出现给中药研究带来了曙光。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常用技术以及近三年来这些技术在中药复方、中药有效部位和中药活性成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黄慧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3,(22):2100-2101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是一类评定各类危重病患者尤其是IC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较为科学客观的体系,也是目前应用广泛、权威性高的一种评分方法。APACHE-IV对预测危重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患者预后和死亡率是准确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我院妇产科门诊自1987年开始应用1%盐酸达克罗宁液于人流术中,经100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均为初孕作人流术。年龄17~25岁,平均21岁。其中孕5~7周745例(74.5%),  相似文献   
10.
王焱  黄慧梅 《中外医疗》2012,31(9):10-11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探讨红细胞免疫系统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结合率方法分别测定2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 (1)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红细胞C3b受体活性低下(P〈0.05),其表面免疫复合物明显增多(P〈0.05);(2)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次数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呈负相关。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