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4例异位嗜铬细胞瘤CT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异位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瘤,是指位于。肾上腺(髓质)外的嗜铬细胞瘤。现就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4例患的CT和临床分析与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腺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增强扫描参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不同扫描参数对胰腺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增强的影响 ,以得出合适的扫描方案。方法 :1预试验 10例 ,按 1.5 ml/ kg、3ml/ s注射造影剂 (Omnipaque 30 0 mg I/ m l)行胰腺薄层三期扫描 ,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的延迟时间各为 18s、40 s、70 s,分别测量平均胰腺 CT增强值并作比较。2将 40例患者按不同剂量和注射速度随机分成 4组 , 组 (1.5 ml/ kg、3.0ml/ s) , 组 (1.5 ml/ kg、2 .5 m l/ s) , 组 (1.0 ml/ kg、3.0 m l/ s) , 组 (1.0 ml/ kg、2 .5 ml/ s)每组各 10例 ,分别行胰腺期、门脉期扫描 ,分别测量平均胰腺 CT增强值并作比较。结果 :预试验中发现平均胰腺 CT增强值 ,胰腺期 [(6 9.5 6± 10 .6 ) Hu]比动脉期[(2 4.81± 14.98) Hu]高 (P<0 .0 5 ) ,胰腺期 [(6 9.5 6± 10 .6 ) Hu]比门脉期 [(5 4.38± 10 .34 ) Hu]高 (P<0 .0 5 )。40例对照研究中 ,胰腺期平均胰腺 CT增强值 : 组为 (71.0 5± 9.6 4) Hu, 组为 (6 2 .2 7± 12 .2 9) Hu, 组为 (42 .3± 11.75 ) Hu, 组为(44 .16± 11.2 7) Hu、 组与 组相比 (P<0 .0 5 )、 组与 组相比 (P<0 .0 5 )。 组与 组、 组与 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平均胰腺实质增强胰腺期比动脉期、门脉期好 ,以 1.5 ml/ kg剂量 ,2 .5~ 3.0 m l/ 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对糖尿病足溃疡风险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美国振动感觉定量检查仪测定60例未发生足溃疡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双足第1跖骨关节头的VPT。结果糖尿病患者的VPT显著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P<0.001)。60例糖尿病患者中VPT升高46例(76.7%),其中低度风险8例(17.4%),中度风险23例(50.0%),高度风险15例(32.6%),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polyneuropathy,DPN)症状31例(67.4%),无症状15例(32.6%)。<65岁年龄组,以低中度风险为主,≥65岁年龄组,以高度风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病程组,以低中度风险为主,≥5年病程组,以高度风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PT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前者的年龄较大(P<0.001),病程较长(P<0.005)。二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蛋固醇(LDL-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率、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合并率、高血压合并率、吸烟率和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是影响VP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PT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预测糖尿病足溃疡风险的可靠指标。增龄、病程长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又称human IAP-like protein,hILP)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中的其中一个重要成员。IAPs首先在杆状病毒中发现,能抑制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凋亡,随后逐渐发现在人类及其他物种中广泛存在。XIAP与杆状病毒IAPs有高度同源性,均具有显著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和鉴定Tet-on系统调控的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用EcoRⅠ从pGRN145质粒上切下约3.5kb的人端粒酶全长cDNA片段,然后连于pTRE-shuttle2质粒的EcoRⅠ酶切位点,经EcoRⅠ酶切鉴定。亚克隆重组质粒片段于腺病毒载体Adeno-XTM,构建重组Adeno-X-hTERT,以PI-SceⅠ和I-CeuⅠ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进一步测序鉴定其方向。结果重组质粒经EcoRⅠ酶切后得到预期的3.5、0.88、3.55kb大小的3条片段,重组腺病毒载体经PI-SceⅠ和I-CeuⅠ双酶切,出现预期32.6、5.09kb片段,与理论计算值完全一致,PCR及测序结果进一步确认了结构与方向的正确性。结论成功构建了Tet-on系统调控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TERT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6.
以5'-O-苯甲酰-2,3′-脱水-胸腺嘧啶脱氧核苷(BAThy)为前体,用自动化合成装置TRACERlabFXFN,在同一反应瓶中经亲核氟化、NaOH水解制备出3′-脱氧′3′-18F-氟代胸腺嘧啶(18F-FLT)注射液.总放射合成时间小于50 min,未经校正的放化产率约12%,放化纯度大于99%,合成过程操作简便,实现了自动化完成.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与健康教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足部病变(又称DM足),是在DM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足部损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是最令DM患者痛苦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我国DM足患病率为0.9%~14.5%。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DM患者有可能达到6000万。DM足患病人数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生菌培菲康对乙肝性肝硬化高氨血症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作用,同时分析培菲康对此类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用13C呼气实验和取胃窦粘膜作快速尿素酶实验,在血氨升高的乙肝性肝硬化患者中选择研究对象。其中,存在Hp感染者分3组参与试验。20例予益生菌治疗作为治疗组,20例予传统Hp根治治疗作为对照组1,8例未予任何抗Hp治疗为空白对照组2,余下15例无Hp感染的乙肝性肝硬化高氨血症病人作为对照组3。检测治疗前后血氨浓度、13C呼气实验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13C呼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2(P<0.01),但略小于对照组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氨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血氨降低幅度比对照组1大(P<0.01),比空白对照组2大(P<0.01),比对照组3大(P<0.05)。结论在乙肝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氨升高患者中,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能降低血氨浓度;益生菌在人体内对Hp有抑制作用,同时由于其多方面综合的降氨机制,益生菌对此类高血氨患者的降氨作用比传统Hp根治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庆娟  郭毅 《深圳医学》1999,12(4):63-64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套扎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急症内镜下病灶特征。结果:内镜显示,85.1%(63例)为EV性出血即EV组,静脉轻度曲张者36例(57.1%),其中31例(86.1%)伴红色征;其它为肝源性溃疡等出血11例即非EV组;EVL后再出血者EV组以呕血为主(69.8%),非EV组以便血为主(63.6%);两组间呕血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以小量出血为主。结论:EVL后再出血以小量出血为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是出血的主要原因。套扎后的患者要定期内镜检查,必要时再行套扎治疗,对其再出血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