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中p38γ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结肠癌组织、近癌旁组织、癌周正常组织和15例腺瘤息肉组织中p38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38γ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质中,仅少量在胞核中表达。p38γ蛋白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癌周正常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5.93%、51.85%、37.04%,在结肠腺瘤息肉组织中高表达率为33.33%。p38γ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癌周正常组织和腺瘤息肉组织,有统计学意义(P〈0.01)。p38γ的表达与Duke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P〈0.01),p38γ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p38γ蛋白处于过度表达状态,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获得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ra,Sj)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部分或全长cDNA序列。同时验证用针对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是否可以得到相应蛋白对应的基因序列。方法采用兔抗鼠TGF—β1血清,对Sj尾蚴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对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后,将大于500bp的克隆进行复筛,对复筛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鉴定。结果对大约10^6个噬菌斑进行了初筛。共获得7个阳性克隆;经过PCR扩增后,其中有4个克隆大于500bp,复筛获得3个持续阳性克隆;对测序后的阳性克隆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得到的三个克隆均与日本血吸虫辅酶Q10氧化还原酶(SjCHGC)基因具有高的同源性(Bhata分值都大于200)。结论SjCHGC蛋白与兔抗鼠TGF—β1抗体的反应为交叉反应,用抗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得到相应蛋白的基因序列的方法不一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兔抗鼠TGF-β1抗体对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的免疫学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获得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eum,Sj)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部分或全长cDNA序列,同时验证用针对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是否可以得到相应虽白对应的基因序列。方法采用兔抗鼠TGF-β1血清,对Sj尾蚴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对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后,将大于500bp的克隆进行复筛,对复筛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鉴定。结果对大约106个噬菌斑进行了初筛,共获得7个阳性克隆;经过PCR扩增后。其中有4个克隆大于500bp。复筛获得3个持续阳性克隆;对测序后的阳性克隆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得到的3个克隆均与日本血吸虫辅酶Q10氧化还原酶(SjCHGC)基因具有高的同源性(Blastn分值都大于200)。结论SjCHGC蛋白与兔抗鼠TGF—β1抗体的反应为交叉反应,用抗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得到相应蛋白的基因序列的方法不一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重组日本血吸虫FKBP12基因的酶活性及其转录水平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Sj)FK506结合蛋白12(FKBP12)进行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PPIase)活性鉴定,并比较它与26000Mr的谷胱甘肽转移酶(Sj26GST)基因在成虫、尾蚴和虫卵的转录水平.方法 从成虫RNA中RT-PCR扩增SjFKBP12基因,将其克隆人pGEX-4T-1载体中,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经纯化后进行PPIase活性测定.利用RT-PCR半定量分析SjFKBP12基因与Sj26GST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将SjFKBP12基因成功克隆人pGEX-4T-1载体中后,表达、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有PPIase活性.SjFKBP12在尾蚴与虫卵期的转录水平相仿,都高于Sj26GST基因,是成虫期转录水平的1.5倍左右.结论 成功鉴定了重组SjFKBP12酶活性,SjFKBP12在尾蚴和虫卵期较高的转录水平,为将其进行疫苗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第Ⅲ期幼虫)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生存及死亡情况(死亡率).方法 采用人工消化法,从自然感染的褐云玛瑙螺中提取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将其放入不同温度(35~90℃)的热水中,分别作用不同时间(1~20 min).取出置解剖镜下观察虫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1~20 min内,45℃以下温度对感染期幼虫不具有杀灭作用,死亡率为0;50~5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轻度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12.00%~97.33%;60~6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一定强度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57.39%~100.00%:70~7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97.22%~100.00%;在80℃以上温度时感染期幼虫迅速死亡,死亡率为100.00%.结论 45℃以下温度,20 min内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没有杀灭作用;50~75℃温度,1~20 min,对大多数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具有杀灭作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杀灭作用越强:80℃以上温度,1~20 min,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具有完全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芥辣对离体肝吸虫囊蚴杀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青芥辣对离体肝吸虫囊蚴的杀灭作用.方法 采用人工消化法从淡水鱼中获取囊蚴,分组(囊蚴20个/组),将其置于定量青芥辣软膏中,分别作用不同时间,显微镜下观察囊蚴的活动情况.结果 青芥辣对肝吸虫囊蚴作用1~6 min后,囊蚴内后尾蚴活动加强;作用7~180 min后囊蚴活动力降低甚至开始死亡,死亡率范围为11.76%~100%;作用210 min以后囊蚴全部死亡,死亡率达到100%.对照组囊蚴形态和后尾蚴活动无改变.结论 青芥辣对肝吸虫囊蚴具有刺激和轻度杀灭作用,但在短时间内没有杀灭作用,所以期望用青芥辣杀灭肝吸虫囊蚴来达到预防肝吸虫感染的做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形态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形态学网络学习平台和形态学学习网站,开展形态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重组的恒河猴IL-4与变异IL-4在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转化方面功能的异同。【方法】 利用葡聚糖-泛影葡胺梯度离心法分离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阴性筛选非CD3+细胞,随后贴壁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技术确定筛选结果。将所分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IL-4+GM-CSF组和vIL-4+GM-CSF组进行体外培养,收集细胞并表面染色CD14、CD1a、CD11c和CD83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利用三步分离的方法得到了纯度达90%的未激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后的细胞进行流式分析,结果提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IL-4+GM-CSF组和vIL-4+GM-CSF组细胞的CD14表达明显下降,而CD1a、CD11c和CD83表达明显上调,两实验组间无差别。【结论】 与IL-4相同,vIL-4亦能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转化为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肺炎链球菌自溶酶(LytA)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肺炎链球菌LytA蛋白分子的B细胞表位并人工合成相应肽段;经克隆、表达、纯化等步骤得到纯化的重组LytA(rLytA)蛋白用以免疫小鼠并进行Westen blot鉴定;取免疫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血清分别与人工合成的候选B细胞表位肽段进行间接ELISA检测,筛选出B细胞表位。结果利用多种方法分析LytA蛋白分子的B细胞表位,经整理得到11条候选肽段,命名为LB1到LB11,并进行了人工合成。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了rLytA蛋白并成功地免疫了小鼠,间接ELISA结果显示:肽段LB3、LB5、LB6、LB7、LB11与rLytA免疫小鼠的血清发生反应,其OD 450 nm读数比相应的阴性对照小鼠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确定了肺炎链球菌LytA蛋白分子5个B细胞线性表位的位置和序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鉴定健康大学生粪便中的耐卡那霉素肠球菌,并调查相关因素。方法用卡那霉素ELB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92份健康大学生粪便中的肠球菌,调查他们的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等。结果共鉴定出21例携带卡那霉素抗性肠球菌,71例阴性。耐卡那霉素肠球菌的分离率与饮食辛辣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5.75,P〈0.05);而与消化不良、胃肠不适和便秘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x^2〈3.84,P〉0.05)。结论耐卡那霉素肠球菌的分离率与饮食辛辣相关,与消化不良、胃肠不适和便秘等无相关性,其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