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时限及其它全性。方法:尿激酶25万μ静脉注射,1次/日,用5-7天。结果:13例患血管再通15例,总有效率88.2%,无肺栓塞及出血情况发生。结论: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时限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2.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海源 《现代医院》2006,6(11):29-3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2例CHF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类、硝酸酯类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起始剂量为6·25mg,2次/天,口服,1周后剂量加倍,最大剂量为50mg,2次/天,6个月后进行比较。结果美托洛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在应用利尿剂、ACEI和洋地黄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及抑制炎症因子的激活,以便更好地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疾病。方法将1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的高血压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2周治疗后,常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太大改善,而治疗组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FIB)、非创伤性血管内皮功能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合并使用阿托伐他汀药物可以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抑制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情况及其与CHF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9例,Ⅳ级24例)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不同心功能级别的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心衰愈重则甲状腺激素改变愈明显,T3降低、FT3降低。结论CHF患者存在继发性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T3和FT3降低可作为CHF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8例患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HP治疗。结果:在HP治疗期间8例意识转清,术后2-4小时意识转清14例,5-8小时意识转清6例,存活率为100%。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3-5天,住院日数平均9.5天。结论:HP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机磷,治疗重度AOPP疗效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不同危险分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NSTEACS患者75例依据危险分层分为低危25例(低危组),中危25例(中危组),高危25例(高危组),同期住院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5例为对照组;比较入院即刻、入院24h及7d4组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T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随访1a,观察4组病死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高危组各时间点NT-proBNP、肌钙蛋白T和hs-CRP水平高于中、低危组及对照组(P<0.05);NSTEACS患者入院即刻、入院24h及7dNT-proBNP水平与肌钙蛋白T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入院即刻、入院24h时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高危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中、低危组(P<0.05)。结论 NT-proBNP可作为NSTEACS不同危险分层远期预后的一项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浅谈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学生毕业实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踏入医疗活动的第一步。如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使实习医生成长为新时代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带教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年龄超过85岁的患者接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找出住院和1年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65例冠状动脉疾病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住院和随访1年所采集的临床、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进行了相关变量对数回归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治愈率为90.8%(59/65),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为9.2%(6/65)。随访1年发现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1年存活率为83.1%(54/65)。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唯一预测住院患者存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随访1年发现,肾功能不全及完全的血管成形术均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高龄冠心病患者(年龄大于85岁)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它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并提供住院期间为期1年的后续以及有利的结果。低EF值、不完全心肌血运重建术和肾功能障碍会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且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结果:尿路感染45例,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18株(29.0%),革兰阴性杆菌32株(51.6%),真菌12株(19.4%);贫血及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P〈0.05);低蛋白血症患者虽然尿路感染发病率较无低蛋白血症患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尿管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应注意纠正贫血和控制血糖,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早期,强化降脂治疗对血脂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79例U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41例,常规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在入院48 h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疗程12周,用药前、用药后12周分别查血脂、肝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同时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2周后辛伐他汀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差异(P>0.05)。因心血管事件发生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UA可降脂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