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病毒是因接触或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所以在门诊同时就诊者往往是同一个班或同班幼儿园的80%~90%的儿童。故当发现在集体单位内确诊为水痘的患儿应即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持皮疹结痴变干后才能解除隔离。对本病主要应隔离护理、对症处置,有明显继发感染时加用抗生素。所以做好患儿的家庭护理,防止继发感染,预防水痘的流行,对患儿的早日康复至关重要。1患儿不必绝对卧床休息,但要比平时多一点睡眠,每日可多睡1~2小时。2水痘多呈向心分布,故睡觉时应注意给患儿翻身,使其呈倒卧…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0岁.因发现左乳肿块1个月入院.既往4年前因肺癌在我院行右肺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肺腺癌(图1),后转至肿瘤科行放、化疗.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查体:左乳头凹陷,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约3 cm×2 cm大小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左侧腋窝可扪及多枚肿大淋巴结.乳腺B超:左乳外侧不均质回声区约2.9 cm×1.4cm,内可见多个结节状改变,范围较广,无明显边界.头颅、腹部CT,全身骨扫描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 69.2 KU/L,CA153 105.1 KU/L.术中见肿块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示浸润性癌.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中探查见左侧腋窝多枚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2 cm×2 cm大小.  相似文献   
3.
龋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它不仅影响儿童的咀嚼、消化和生长发育,还可能引起全身疾病。其发病率各地报道不一,但发病率高是其共同点。我院为了解本市地区儿童阅病患病情况,于1993年3月对34所幼儿园10487名3~6岁儿童进行了龋病患病情况的调查及分析,现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哈尔滨市幼儿园34所,分布于全市六个区。调查对象为3~6岁的幼儿共10487名。其中男5740入,女4747人。1.2调查方法:1.2.1调查人员的培训:本次调查由口腔科医生担任,调查前进行了统一培训,培训后医师之间的技术误差小于20%。1·…  相似文献   
4.
<正> 1988年5月27日本院为哈尔滨市朝阳公社平安大队0~7岁散居儿童200人进行了体检,并耳垂采血,用沙利氏法作血红蛋白值测定,按卫生部颁发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方案》中关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分类方法,进行了评价。下面结合此调查资料,分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其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且大部分患者为年轻女性,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在裸露的颈前留下一条6~ 10 cm长的手术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美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于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采用胸前壁人路3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肿块患者30例,其中女26例,男4例;平均年龄(27.6±6.0)(16~40)岁.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肿瘤;腹腔镜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危新生儿体重极低,各器官发有较差,成活率较低,不论近期或晚期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家庭监护成活率更低。本地段一极高危儿在家庭中受到医护人员的特殊监护,顺利地渡过了高危期,目前生长发育正常。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妊娠30W,顺产,于1996年12月6日出生于市产院,出全体重1400g,生后7天回到家中。患儿一般状态稍差,反应较低,面部及全身微红,呼吸浅而不规则,哭声低弱,心率110次/分,四肢活动尚可,生理反应较弱,体温35.9℃,脐带已脱,无感染。2家庭监护2.1保温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活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19例45岁以上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中在肿瘤周围4点注射2%美蓝,获取染色淋巴结,再行肿瘤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及改良式颈部淋巴结清扫。所有淋巴结分区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19例中,18例显示了SLN,平均每例2.5枚,13例SLN阳性,1例非SLN阳性,1例未检出SLN发现有淋巴结转移。SLN活检的灵敏度为86.6%,准确度为94.4%,阴性预测值为80%,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SLN活检能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状态,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乳腺癌临床资料收集、查询、统计的数据库,介绍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Visualstudio.NET和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等专业工具设计数据库。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146例初发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入数据库,进行使用测试。结果成功建立了乳腺癌临床资料收集、查询、统计系统,具有输入数据快速、完整、可靠,数据查询、统计快速准确,数据维护安全可靠的特点,可对病案实行信息化管理。结论乳腺癌临床应用数据库,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男,68岁。因右侧胸壁恶性肿瘤切除术后2年,再次发现肿块6个月于2011-01-02入住我科。2年前患者在外院行右侧胸壁肿瘤切除术(具体术式不详),术后病理示右侧胸壁汗腺癌,术后未行进一步治疗。无相关疾病家族史。查体:右侧胸壁可触及一菜花样肿块,约6cm×5cm大小,色黑,表面破溃伴出血,质硬,界欠清,活动度差,触痛明显,伴周围皮肤红肿,皮温不高,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部B超示右侧胸壁低回声肿块,血供丰富。腹部B超示脾稍大,右侧胸壁见53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影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PTM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平均随访57(18~120)个月,复发率为10.5%(13/12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mm(P=0.013)、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多发癌灶(P=0.007)及甲状腺包膜侵犯(P=0.000)与PTMC复发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多发癌灶(P=0.007)及甲状腺膜包膜侵犯(P=0.000)与PTMC复发显著相关。结论:PTMC总体预后良好,但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复发与某些临床病理学因素显著相关,在决定手术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