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长因子C(VEGF—c)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以及VEGF和VEGF—C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64例甲状腺癌、3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21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的VEGF和VEGF.C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在T3-T4组、复发组及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亚型中以乳头状癌为最高。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C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亚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VEGF和VEGF.C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数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两者表达同步增高(r=0.502,P〈0.05)。结论VEGF的高表达预示甲状腺癌具有高复发率及高转移率,VEGF可作为诊断和协助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检测VEGF和VEGF-C的表达有助于甲状腺癌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低分化癌中E-cad、P53、BcI-2蛋白表达情况与它们的病理分级、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用HE和组织化学方法对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7例甲状腺低分化癌进行诊断,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P53、BcI-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低分化癌中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18/23)和23.5%(4/17),2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5/23)和76.5%(13/17),2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呈正相关),P<0.05;BcI-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4/23)和70.6%(12/17),2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呈正相关),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肺转移2例,甲状腺低分化癌组肺转移8例。原发灶E-cad蛋白均为失表达。结论E-cad、P53、BcI-2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E-cad与甲状腺癌远隔脏器(肺)转移明显相关。它们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检测指标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10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常规解剖并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并发症有喉返神经损伤6例(0.5%),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0.3%),喉上神经损伤2例(0.2%)。甲状腺手书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水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有密切关系。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降低甲状旁腺、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魏温涛  李恒平 《甘肃医药》2010,29(3):356-357
目的:研究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皮肤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评估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分别行手术治疗的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皮肤癌患者的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例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皮肤基底细胞癌行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术后随访10年无复发。另外1例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皮肤鳞癌行肿瘤局部广泛切除、肩胛舌骨肌上淋巴结清扫加颈部转移皮瓣修复术,术后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激素依赖性皮炎为皮肤癌的患者行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淋巴结清扫、局部皮瓣转移的手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5.
颈部手术后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温涛  马世红 《甘肃医药》2010,29(2):182-183
目的:探讨颈部手术后脑梗死的可能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8年单侧颈部手术后并发脑梗死18例病例。结果:平均年龄65岁,60岁以上15例,占83.7%(15/18),同时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14例,占77.8%(14/18);颈动脉狭窄4例,占22.2%(4/18);血脂异常(VLDL、LDL异常)10例,占55.6%(10/18);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12例占66.7%(12/18)。结论:高龄患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是颈部手术后发生脑梗死的高危人群。术前应充分评估、预测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性,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妥当处置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原发肿瘤所在部位只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新辅助化疗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身治疗模式,即将全身化疗作为肿瘤病人系统性综合治疗的第一步,随后再进行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我科于2001年将AP方案(ADM DDP)用于甲状腺未分化型癌病人的术前或放疗前化疗,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癌克对头颈肿瘤(甲状腺癌、腮腺癌)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将失去手术机会的甲状腺癌19例、腮腺癌30例各随机分两组,癌克加放疗组(实验组)与单纯放疗组(对照组),采用相同放射剂量、放射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甲状腺癌实验组客观有效(CR PR)7例(70.0%),对照组2例(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腮腺癌实验组CR PR8例(72.2%),对照组9例(4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癌克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甲状腺癌、腮腺癌)的放疗具有一定的增敏作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化学感受器瘤 ,迄今国内仅报道 30 0余例。临床上常因经验不足而误诊 ,误诊率高达5 4% [1 ]。我院 1994~ 2 0 0 0年共收治颈动脉体瘤 11例 ,误诊 3例 ,误诊率 2 7.3%。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女 ,32岁。因发现右侧颈部肿块 6个月入院。 6个月来颈部无红肿疼痛 ,肿物进行性缓慢增大 ,无其他不适。检查 :右颌下胸锁乳突肌前缘可及近梭形扁平肿物 ,质韧 ,光滑 ,无压痛 ,可活动 ,2 cm× 1.5 cm× 1cm大小 ,搏动感明显 ,无血管杂音。颈部 B超显示右颈总动脉表面及前侧 1.8cm×1cm× 1cm实质性肿块 ,有包膜 ,与血管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粘液表皮样癌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P53、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它的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用HE和组织化学方法对43例粘液表皮样癌进行诊断,并接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高分化、低分化2组,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粘液表皮样癌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如、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粘液表皮样癌低分化组、高分化组的上皮钙依赖粘附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0%(6/25)和72.2%(13/18),2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呈负相关),P〈0.005;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20/25)和22.2%(4/18),2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呈正相关),P〈0.005;Be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19/25)和27.8%(5/18),2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呈正相关),P〈0.005。粘液表皮样癌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有7例,均为原发灶上皮钙依赖粘附素失表达,转移灶呈阳性表达,高分化组1例,低分化组6例。结论上皮钙依赖粘附素、如、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上皮钙依赖粘附素与肿瘤转移明显相关,它们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因本实验例数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cad)、P53和Bcl-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39例确诊的涎腺腺佯囊性癌患者病理标本,按有无神经侵犯分为神经侵犯组(16例)与无神经侵犯组(23例),按有无肺转移分为有肺转移组(11例)与无肺转移组(28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P53和Bcl-2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犯组E-cad阳性表达率低于无神经侵犯组(P〈0.05);神经侵犯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神经侵犯组(P〈0,05);神经侵犯组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神经侵犯组(P〈0.05);肺转移组E-cad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肺转移组(P〈0,05);肺转移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肺转移组(P〈0.05);肺转移组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肺转移组(P〈0.05)。结论E-cad、P53和Bcl-2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局部侵润、远隔脏器(肺)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临床综合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