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反抑制T细胞与哮喘发病的免疫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反抑制T细胞(Tcs)及其他T细胞亚群在小鼠哮喘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变化,以探讨哮喘发病与免疫功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哮喘模型组T淋巴细胞总数、辅助/诱导性T淋巴细胞、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诱导性T淋巴细胞与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之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Tcs增加。提示小鼠哮喘发病时免疫功能紊乱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Tcs反抑制调节作用有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哮喘模型组,正常对照组、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组中血栓素B_2(TXB_2)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小鼠哮喘组TXB_2水平升高,SOD含量减少;治疗组TXB_2水平降低,OD含量升高,证实TXB_2和氧自由基是哮喘发病的炎性介质,TXB_2合成酶抑制剂可抑制TXB_2合成,同时也影响氧自由基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泌IL-13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GCS)治疗前和治疗14周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分泌的IL-13、IL-4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记录视觉量尺(VAS)评分.结果哮喘患儿经IGCS治疗后IL-13、IL-4水平和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肺功能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后IL-13下降与VA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肺功能改善呈负相关.结论 IL-13参与哮喘的发病,IL-13水平可用于监测哮喘疾病的发病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医学领域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在深化医疗制度改革,理顺医疗保障机制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和培养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阶梯型的临床医疗骨干队伍并让他们在医疗岗位上发挥潜能,是一项跨世纪的突出课题。本文结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实际情况,从医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现状着手,重点剖析临床医师梯队建设,并就如何加强青年医师的培养、管理及造就2l世纪的医学人才进行探索。本文指出工作重待遇低、现有职称晋升和工资分配制度的不完善是青年医师流失的主要原因。只有增强人才意识,重视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医学人才培养规划和实施计划;拓宽渠道,加强优秀中青年医师的培养;加速人事制度改革,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才能最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医、教、研复合型的高素质临床医师队伍,为21世纪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CD4+/CD25+T细胞与哮喘发病关联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CD4 /CD25 调节T细胞及其他T细胞亚群与小鼠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旨在初步探讨调节T细胞参与哮喘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CD25 调节T细胞及T细胞亚群表达状况,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TXB2和 组及治疗组CD4/CD25 的T细胞亚群显著低于正常对 、CD4 和CD4 SOD的含量.结果哮喘小鼠脾脏单个核中CD3/CD25 及CD4 均较哮喘组升高(P<0.05).而小鼠哮喘组TXB2水平异常 照组(P<0.01),治疗组CD4增高和SOD的减少均可被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特异性阻断.结论提示小鼠发病时免疫功能紊乱与T/CD25 参与调节性相关,而TXB2和氧自由基是哮喘发病的炎性介质,介导和参与 细胞亚群变化及CD4哮喘的发生和发展,用TXB2合成酶抑制剂不仅可抑制TXB2,同时也影响氧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1986年11月~1987年6月,对我科临床疑似CID患儿70例,进行了尿病毒分离与特异性IgM、IgG测定的诊断探索,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70例临床拟诊CID患儿,年龄11天~13月。男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者IgE基因表达及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体外刺激IgE胚系基因的表达,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IgE产生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培养体系中加入IL-4和抗CD40单抗,模拟IgE胚系基因合成的适合环境。在治疗组中加入(BCG-PSN)或地塞米松,观察各培养组细胞生长的差异。通过总细胞抽提RNA后逆转录成CDNA,进行PCR扩增,以半定量的方法比较不同培养组在IgEε胚系基因和IFN-7基因表达。结果:1)IL-4和抗CD40单抗的协同作用可刺激哮喘患者PBMC的生长和转化,BCG-PSN组对该体系的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地塞米松组对细胞生长和转化有显著抑制作用。2)BCG-PSN组和地塞米松组均对IgEε胚系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两种治疗组及空白组之间在抑制基因表达程度上无显著差异。3)BCG-PSN组的抑制作用是部分通过IFN-7表达增加实现的。结论:BCG-PSN与地塞米松均可抑制哮喘患者(PBMC)IgEε胚系基因表达,前者不同于后者,其部分通过IFN-7表达增加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泌IL-13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GCS)治疗前和治疗14周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分泌的IL-13、IL-4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记录视觉量尺(VAS)评分。结果哮喘患儿经IGCS治疗后IL-13、IL-4水平和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肺功能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后IL-13下降与VA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肺功能改善呈负相关。结论IL-13参与哮喘的发病,IL-13水平可用于监测哮喘疾病的发病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婴儿肝炎综合征中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中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检测方法。方法:用HCMV pp65抗原血症法及荧光定量聚会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24例患儿34份血浆及多形核白细胞(PMNLs)标本。结果:HCMV pp65抗原血症法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0%;FQ-PCR法检测PNNLs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60%;血浆FQ-PCR法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50%。同一份血标本其血浆中的HCMVDNA拷贝数低于PMNLs,使得血浆FQ-PCR法在HCMV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具有滞后现象。动态观察发现HCMV pp65抗原血症法与FQ-PCR法检测的PMNLs结果与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治疗过程有较好的符合率。结论:HCMV pp65抗原阳性与HCMV活动性感染密切相关,可作为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疗效的观察指标。HCMV pp65抗原血症法与FQ-PCR法可作为临床诊断HCMV症状性感染的一种快速、有效的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9.
脐血IgE及生后动态观察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喘可治注射液对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5~14岁哮喘或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喘可治治疗,对照组采用银杏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每日症状评分,早、晚最大呼气峰流速测定(PEF),肺功能检查(FEV1)。结果 治疗后症状评分中位数治疗组为6.0(M25~M75:4.9~21.5),对照组为10.0(M25~M75:6.2~2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EF变异率治疗组为(4.3±5.1)%,对照组为(5.9±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EV1%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 临床研究发现喘可治有助于改善哮喘患儿一临床症状,降低PEF变异率,改善肺功能,有利于哮喘症状的改善和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