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阿扑吗啡(APO)和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导的抽动障碍(TD)模型大鼠的刻板运动和头动次数,挑选可以全面体现TD特征性行为变化的造模方法. 方法 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APO组、IDPN组,每组10只.APO组大鼠给予APO 2 mg/kg腹腔注射,IDPN组大鼠给予IDPN 150 mg/kg腹腔注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体积均为1mL/100 g、每天1次、连用7d,注射结束5 min后记录各组大鼠5~10 min、15~20 min、25~30 min、35~40 min、45~50 min、55~60 min时间段的刻板行为评分和5 min内大鼠头部抽动次数. 结果 IDPN组和APO组的大鼠头动次数明显比正常组多,IDPN组大鼠的头动次数多于AP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组大鼠在5~10 min、15~20 min、25~30 min、35~40 min时间段刻板行为评分高于正常组,IDPN组大鼠各个时段的刻板行为学评分均高于正常组,IDPN组大鼠在45~50min和55~60 min时间段刻板行为评分高于AP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DPN诱导的TD模型能比较全面的再现TD的特征性行为变化,是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失眠与卫气营血失衡、五脏失调、阴阳跷脉失交有关。卫气为阳,营血为阴,五脏亦可分阴阳。卫气营血、五脏功能失调,阴阳跷脉不能交通,则阴阳升降失常,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引起失眠。临床治疗应在调和阴阳的基础上,具体的病症具体分析,灵活选用治法。  相似文献   
3.
吴敏教授系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学会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儿童脑病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系国家自然基金委科研课题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委科研课题评审专家、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4.
"阴阳气不相顺接"是仲景对厥证病机的概括.<伤寒论>中有关气机郁滞的原因很多,前人注解论述中,未见其系统分析者.笔者通过细心揣摩仲景之意旨,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实质主要是"阳郁"、"阳虚"所致.  相似文献   
5.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TD病程不一,可呈短暂性或慢性,甚至持续终生。本课题组前  相似文献   
6.
骨痹为伤科常见病证,历代医家多认为该病因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初起为实证,病久不愈则肝肾不足,或虚实夹杂。病机多因风而起,故治当"从风论治";小续命汤方善治风病,以运化气血、调和阴阳为用,各经咸宜,可用于骨痹初期及后期的治疗;临证中,在"从风论治"思想指导下,以小续命汤方加减治疗各类骨痹,每获良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法作用机制,形成手法治疗KOA规范化诊疗评估方案。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40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被剔除1例和2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治疗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对照组采用自我按摩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2周后,以膝关节区域温度、督脉温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连续5次坐立时间、15 m直线连续行走时间为指标,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OMAC的疼痛、僵硬、生活功能评分和总分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前后WOMAC总分和僵硬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连续5次坐立时间、15 m直线连续行走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连续5次坐立时间、15 m直线连续行走时间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区域温度显著降低(P<0.05),督脉区域温度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区域温度降低值和督脉区域温度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于WOMAC总分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手法治疗可减轻KOA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症状,改善日常生活功能,疗效优于自我按摩。  相似文献   
8.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辨证、规范治疗等方面探讨中医临床诊疗规范;以期为中医规范化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必修课.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生须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可初步运用中医知识以及针刺、艾灸等方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但因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导致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缺乏认同感,甚至产生偏见而放弃学习.如何对西医院校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进行中医学带教,始终是中医教学老师面临的难题.笔者从事中医教学、科研30余年,总结目前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同道们商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导引为主的功能锻炼对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1例慢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36例、针灸疗法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针灸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患者在针灸治疗同时进行腰部导引锻炼,治疗周期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RMDQ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3个月后,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患者的RMDQ评分低于针灸疗法组(P0.05)。治疗3个月后,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针灸疗法组为72.7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慢性下腰痛,有助于提高长期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