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25岁,汉族,已婚。发现右下腹肿块3年,于1990年10月26日入院。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一如鸡蛋大小的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间歇性钝痛。1年前在外院做B超检查拟诊为“卵巢囊肿”,曾行剖腹探查(详情不明)。月经15 3~4╱28,基本规律。1990年2月结婚,同年8月妊娠,后流产(无任何诱  相似文献   
2.
克隆病误诊为阑尾炎分析广西融安县铁路医院钟毓勋桂林市人民医院覃谦,马特关键词克隆病;误诊;阑尾炎克隆病是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最多见于回肠末段,故又称末端回肠炎,也可局限在结肠,或同时累及回肠和结肠,本病在急性期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本文总结我院6...  相似文献   
3.
小肠腺鳞癌纵膈转移1例黄保堂,邓文耀,马特,陆天翼(桂林市人民医院)乐承艺,岑晓华(桂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广西医科大学属医院胸外科)患者,男性,37岁。因咳嗽,痰中带血半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胸廓无畸形,两侧呼吸运动对称,...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的要求,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卫生局于2005年7月11~19日组织相关人员对该区2005年适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与对象 1. 1 抽样方法:评价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计划免疫接种率,按容量概率抽样方法随机抽30个点,每个点抽10名适龄儿童,其中常住7名,流动儿童3名.  相似文献   
5.
温风云  马特  于洪 《山东医药》2012,52(24):83-85
目的观察不具备保乳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经过4个CEF100序贯4个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NCT)后实施保乳治疗的疗效。方法 45例均有组织学诊断证实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给以行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4个周期的CEF100,序贯4个周期的多西紫杉醇。化疗结束后3~4周手术,26例行保乳手术,19例做了改良根治手术。手术后3~4周行放射治疗,选用6 MV-X射线,采用乳房切线野(保乳术后)或者胸壁切线野(根治术后)照射,每次2 Gy,每周照射5次,至DT 50 Gy/25 f/35 d,保乳手术患者瘤床区加量照射根据乳房腺体的厚度采用9~12 MeV电子线,每次2 Gy,每周1次,共5次,DT 10 Gy。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给以同时行内乳区+锁骨上区预防性照射DT 50 Gy/25 f/35 d。结果 NCT后保乳率为57.8%,病理完全缓解16例(36%)。经过中位随访73个月,5年生存率为92.3%,局部控制率为88.5%。结论蒽环类药物为基础序贯多西紫杉醇的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保乳率,术后放疗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选取2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130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继续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82例患者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130例患者中,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正确率为90.77%,灵敏度95.0%,特异度88.9%,假阴性率5.0%,阳性预测价值79.2%,阴性预测价值97.6%.术后6、12个月,腋下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患者的掖区疼痛、手术侧麻木或感觉异常、上肢水肿、手术侧上肢活动腋区皮肤明显牵拉感症状均低于腋下行淋巴结清除术患者(P<0.05).全部患者中位随访38个月,2组患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腺癌患者运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可以正确预测腋窝淋巴结情况,同时降低了腋窝淋巴结清除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吲哚菁绿(ICG)荧光示踪法与蓝染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276例乳腺癌患者,其中131例患者应用ICG联合美蓝行SLNB(联合组),145例患者以美蓝为示踪剂行SLNB(美蓝组)。所有患者SLNB结束后均行I、II水平腋窝淋巴清扫。结果: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前哨淋巴结(SLNs)检出率明显高于美蓝组(96.9 vs.89.7%,P=0.017),平均检出SLNs数目明显多于美蓝组(3.0枚vs.2.1枚,P=0.011);假阴性率低于美蓝组(7.1% vs.1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3)。全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SLNs检出个数≤2时的假阴性率明显高于SLNs检出个数≥3时假阴性率(17.5% vs.2.1%,P=0.033)。结论:ICG荧光示踪法联合蓝染法行乳腺癌SLNB相对于蓝染法有检出率高、SLNs平均检出个数多、淋巴管实时显像的优势,在不具备核素法广泛应用条件时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乳腺淋巴瘤(PBL)较为少见,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1,2],多发生于女性,男性罕见,易误诊,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资料男,53岁。因右乳肿块3月余入院。患者于3个多月前发现右乳房内有一直径约1 cm肿块,无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7天前因包块生长迅速在外院诊断为“乳腺纤维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cerbB-2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CEF或CTF方案)治疗89例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89例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达89.9%,其中完全缓解29例(32.6%),部分缓解51例(57.3%),病理完全缓解(pCR)17.9%,疾病稳定9例(10.1%),无恶化病例;激素受体表达阴性者病理完全缓解率达27.7%,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仅为7.1%(P〈0.05),cerbB-2表达与化疗疗程无关。结论:激素受体阴性者对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较高,激素受体可能成为评价和判断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乳腺肿块的性质判断,传统的方法是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和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但FNA受穿刺技术、设备及细胞学诊断标准的不同,它在诊断乳腺肿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临床工作中诊断准确性高低不一,甚至发生漏诊、误诊。临床医生希望在最小创伤、最少并发症的前提下,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我院近年来对乳腺肿块采用彩色超声定位空芯针穿刺活检,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