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我院自1982年2月至1994年1月共行各类肠造口术93例。其中发生并发症9例,痊愈8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7例,女46例,年龄最小3天,最大78岁。本组造口原因与方法:①直肠、肛管癌行腹会阴联合切除十乙状结肠单腔造口(MileS氏术)68例,③结肠息肉病行全结肠切除十回肠造口2例,③肿瘤晚期急性梗阻行动状结肠、横结肠律状造口12例,④先天性直肠闭锁、直肠损伤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7例后多发性小肠、结肠损伤行盲肠橡皮管造口2例,肠外置2例。并发症及治疗(见附表)2讨论肠造口术是外科常做的一种手术。其方法是:将近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间断腰椎穿刺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观察组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6例,发生脑积水7例,发生脑梗死6例;对照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13例,发生脑积水16例,发生脑梗死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对照组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0例;观察组良好30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临床疗效等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8例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完整病历,对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临床疗效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治疗后其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进行门诊电话随访,按GCS评分标准判断患者预后,20例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1例持续性植物状态,1例死亡。结论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复杂,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积极预防,正确诊断,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34例为观察组,同期行普通营养干预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33例为对照组;从营养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免疫功能方面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者患者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P和ALB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M、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起效快,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体质,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横纹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6例患者,均采用腹横纹小切口,其中男123例,女83例,双侧疝49例,平均年龄3.5岁。均将近端疝囊剥离到高位内环处,见到黄色的腹膜外脂肪组织,用手指配合伸入内环探及腹腔,明确达内环部位,还纳疝内容物,即可疝囊高位结扎,疝颈外缝扎切断或内荷包缝合囊颈外结扎加固。结果 全部随访3~18个月,疝复发者3例,阴囊血肿1例,医源性阴睾2例,住院时间均为1~2.5d。疝复发者为缝合疝颈线较细(4号丝线),断裂所致,再者为游离疝囊不够高位,再次手术治愈。阴囊血肿者穿刺抽吸治愈。医源性阴睾为寻找疝囊将睾丸上提,术毕未将睾丸置回阴囊所致,手术治愈。结论 应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花费少,不用拆线换药,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脑室腹腔分流术腹部切口的改良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腹部切口改良后的优点。方法 对42例脑积水患者均将腹部切口改至耻骨联合上3cm处,横形切开,将分流管远端放置盆腔最低位。结果 42例脑积水患者,经脑室腹腔分流术腹部切口改良后,顺利康复41例,1例腹部切口感染。经治疗愈合,均经随访3年无并发症。结论 此术式操作简单,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腹部切口改良后的优点。方法 对 4 2例脑积水患者均将腹部切口改至耻骨联合上 3cm处 ,横形切开 ,将分流管远端放置盆腔最低位。结果  4 2例脑积水患者 ,经脑室腹腔分流术腹部切口改良后 ,顺利康复 4 1例 ,1例腹部切口感染 ,经治疗愈合。均经随访 3年无并发症。结论 此术式操作简单 ,术野清晰 ,手术时间短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皮下缝合法,对1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 皮下缝合、不缝合皮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创伤小,手术无瘢痕,免除拆线换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皮下缝合法疗效好,无复发,无切口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应用皮下缝合法,对1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皮下缝合、不缝合皮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创伤小,手术无瘢痕,免除拆线换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皮下缝合法疗效好,无复发,无切口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洛宁县地方病防治院甲乳外科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入院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 138 例,根据患者知情同 意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传统组 72 例和小切口组 66 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小切口组采 用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美容效果、住院费、并发症、满意度, 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结果: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多于传统组,瘢痕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术 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术中出血量低、并发症率低,瘢痕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