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雷公藤总萜片为雷公藤经改进工艺流程研制而成。临床应用暂时缓解及显效率分别为6.6%、28.3%,总有效率95.3%。与同类雷公藤片疗效相似。副作用发生率仅28.13%,对照组雷公藤片为7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尤其是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症状轻、症状单一。是临床治疗RA值得推荐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抗狼疮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方法 ,用抗狼疮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热毒瘀结、气阴两伤证 ) 2 13例。对照组采用昆明山海棠治疗 171例。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且服用安全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方法:萆薢分清饮、桃红饮化裁:粉萆薢15g,菖蒲10g,黄柏10g,连皮苓20g,生麻黄10g,生石膏40g,粉丹皮10g,丹参10g,红花10g,牛膝10g,威灵仙15g,虎杖30g.有痛风石加海金沙15g、海风藤15g,人中白15g,治疗21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中药津血源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津血源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研究成为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1996年起我们系统观察了中药津血源治疗干燥综合征72例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汪履秋主任医师是我院著名老中医,擅长调治内科杂症,在此仅介绍汪老治疗肺心病的部分经验。肺心病系肺原性心脏病之简称,系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发展到后期,由呼吸功能减弱影响到心脏功能不全的疾病总称。中医据其症状表现,轻者名曰“气喘”,“咳喘”,重则称之为“肺胀”。此病的症状表现概括起来有喘、咳、闷、痰、悸五大特征,常常入冬加剧、春夏转轻,是威胁老人健康的第三大敌。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用降脂Ⅰ、Ⅱ号片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通过174例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降低高TC幅度,Ⅰ号片为24.98%,Ⅱ号片为24.10%,分病例统计有效率为81.03%及86.11%;降低高TG幅度,Ⅰ号片为32.68%,Ⅱ号片为40.18%,分病例统计有效率为74.24%及77.66%。与降脂灵组对照观察表明:ⅠⅡ号片在降低患者血TC、TG、LDL—c/Tc方面均明显优于降脂组(p<0.05)。作者认为辨证施治是提高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运用滋阴法治疗干燥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滋阴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马永桢江苏省中医院(210029)主题词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疗法,治则,滋阴,复方(中药)/治疗应用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年以上的女性,主要侵犯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外分泌腺,导致腺体的破坏和分泌减少,临...  相似文献   
8.
我院风湿科,面临着较多的慢性而顽固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等等,此类病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服药,方能控制病情,而病人很难长期坚持服用中药煎剂,自江阴〈中江制药公司〉在我院开创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剂后,根据各种疾病的病情特点、表现、分型的不同,拟定了十余种颗粒协定方,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此种剂型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服用方便,病人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临床的疗效、现列举一、二:1 治疗痛风的热痹消颗粒 痛风是发达国家中常见疾病,而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发  相似文献   
9.
干燥综合征辨证论治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的治疗不离滋阴润燥之原则,但因病变波及的脏腑有别,病情浅深不一,笔者将其治疗归纳为以下六法:1 甘寒滋润法本法适用于肺胃津伤,燥热稽留者,多见于干燥综合征的早期和轻型.临床表现以口干少津、口舌经常破溃、极易感冒,或咽干作燥、咳而少痰,苔薄质干红,脉细数.方药常选沙参麦冬汤合竹叶石膏汤化裁,药物如南北沙参、天麦冬、玉竹、白芍、生石膏、知母、天花粉、寒水石、芦根、生甘草等.  相似文献   
10.
齐××,男,39岁,干部。住院号7871。患者1982年出现腹部隐痛,便下脓血,在××医院作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18厘米、16厘米处粘膜充血水肿。经服强的松后便血控制。此次发病半月,因食少量红酒及海鱼引发,便血量多(每日约150毫升),色或暗或鲜,伴左下腹阵痛。××县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