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14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411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38篇
  2篇
中国医学   169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埋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K细胞及CD8~+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日1次,每次1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共24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第24周测定NK细胞及CD8~+淋巴细胞水平,统计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比较,治疗组NK细胞和CD8~+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16.67%,治疗组转阴率为2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36.67%,治疗组转阴率为5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埋线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水平,降低CD8~+淋巴细胞水平,提高HBV-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针剂对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 =8):手术后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10 min 后缓慢推注生理盐水30 mL;油酸模型组(n =8):经耳缘静脉注射油酸0.1 mL/kg,10 min 后缓慢推注生理盐水30 mL;银杏达莫组(n =8):经耳缘静脉注射油酸0.1 mL/kg,10 min 后缓慢推注银杏达莫注射液5 mL/kg +生理盐水,共30 mL。连续监测并记录造模前、造模和治疗后1、2、3、4 h 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气分析的变化;多普勒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力;实验结束时测定肺湿、干重量,计算湿/干重比,并取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银杏达莫组外周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与假手术组和油酸模型组比较降低;银杏达莫组油酸性肺损伤所致的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下降部分改善,肺组织水肿减轻,病理切片上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出血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银杏达莫针剂可减轻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改善肺泡毛细血管的血流,降低肺动脉压力,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一期外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3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1例,二尖瓣病变4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3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升主动脉瘤1例,继发孔房缺1例。因冠心病首诊入院5例,以其他器质性心脏病首诊入院8例。术前有心绞痛症状者8例,无心绞痛5例。体外循环下一期外科治疗。结果无死亡病例,13例均顺利出院。冠脉搭桥+瓣膜置换8例,冠脉搭桥+瓣膜成形3例,冠脉搭桥+Bentall+室壁瘤切除1例,冠脉搭桥+房缺修补1例。手术中搭桥1~3支,平均(1.92±0.73)支。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为(51.77±2.64)mm,较术前[(58.92±3.81)mm]明显缩小(P<0.05)。随访3个月,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NYHA)明显提高(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漏诊。虽然手术风险性和难度增加,但未得到血液重建,对患者更将是致命性的灾难,应争取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自1981年8月至1996年10月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800例,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11例,其中引入左心房1例。全部并发于其它心内畸形,且无特异体征。认为本中仔细探查是对PLSVC诊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注意事项以及对不同类型的PLSVC引流入左房的外科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医研究院王永炎院士:科技部2002年人口健康发展纲要明确曾提出,让中医分别参与重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创新药物的开发,但我认为中医的发展一定要把专项研究列为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以一个领域为基础,主要内容是选课题,立项目,今后中医的研究领域不仅是中医内科,而且着眼于一级学科门类,中医内科只是重点之一。还要注意发挥中医优势的三级学科,如消化系统疾病,中医中药在此领域是优势学科,但目前课题较少,投入严重不足。其次是缺如的学科研究方向,如外史,即医史以外的如科技史、思想史与疾病史。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方法的改进,使造影变得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方法通过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的戳孔旁插入气腹针,取出气腹针的内芯,插入硬膜外道管,插入胆囊行术中胆道造影,插管失败后,改用头皮针胆管穿刺造影。结果全部造影成功,且费时少。结论该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确能将造影变得更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与人的体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近年来人类遗传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体质差异的关键在于酶的类型不同。研究发现,促进人体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酶,同我们所熟悉的血液有A、B、O、AB等各种型别一样,也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型别。由于遗传所致,这些酶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存在差别,在功能上也有相应的差异。正是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8.
肥肉本是餐桌上佳肴,是红烧肉、炖蹄膀等的主料。然而,近年来不少人对肥肉望而生畏,认为它是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罪魁祸首。国内外不少医学、营养学专家却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9.
毒鼠强及其食物中毒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松臣 《中国热带医学》2004,4(6):1091-1092
毒鼠强问世以来从未通过鼠药登记,国家早巳禁止生产和使用,可近年来由此药物造成的中毒却日趋严重。据卫生部统计,2001年全国共收到毒鼠强食物中毒报告46起,中毒2540人。死亡42人;2002年全国毒鼠强食物中毒事故44起,中毒l945人。死亡93人,其中投毒36起,占81.83%。说明毒鼠强中毒事故已经由过去主要因误食所引起,转变为主要以人为投毒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
卢燕  郝静  马松春  陈芳  幺远  潘宇琛 《北京医学》2002,24(4):285-286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为提高对儿童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将我院1996~2000年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