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提高腹部外伤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1至2008年收治的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治过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94.3%.86.4%,90.2%;83例手术,术后8例死亡.3例保守治愈出院.结论 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的诊断措施,2个以上脏器损伤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颞叶切除术(ATL)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SAH)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68例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ATL治疗组和SAH治疗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告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未发生颅内感染及颅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发现,两组患者在癫痫发作控制效果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均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结论 ATL与SAH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并完善术前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术者的临床经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4.
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是一种新兴的转录组学研究方法,是现今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能够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组织类型、不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生理状态等各个不同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差异及调控模式差异,快速、准确地提供药用植物的转录本信息,获得有效的基因编码序列。参考近年来药用植物转录组研究文献,简要介绍了转录组测序技术方法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并从药用植物自身发育机制、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和SSR分子标记开发等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转录组测序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黄芪饮片加工前后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饮片加工前后多糖含量比较齐齐哈尔医学院苗术杨秀珍孟文芳陈咏梅(161042)齐齐哈尔市药材公司马德志关键词黄芪多糖紫外分光光度法—酚—硫酸法黄芪是常用扶正中药,具有补气固表之功效,据报道〔1〕黄芪根中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是黄芪饮片中的一种有效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96例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64.58%),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上升,实验组治疗前后视力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组间差异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视力,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止血散瘀明目汤对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中度N PDR视力和重度N PDR视力各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止血散瘀明目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中度NPDR视力和重度NPDR视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度NPDR视力和重度NPDR视力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止血散瘀明目汤治疗,有助于其视力的改善,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妊娠期暴露于900 MHz电磁辐射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的影响及机制,将32只清洁级Wistar孕鼠随机分为低(10 min)、中(60 min)、高(120 min)剂量辐射组和对照(假暴露)组,每组8只,孕鼠自妊娠第1天暴露于900MHz电磁辐射,每日3次,直至仔鼠出生。于仔鼠出生后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仔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仔鼠海马神经磷脂酶Cγ(PLCγ)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仅高剂量辐射组仔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中、高剂量辐射组仔鼠海马神经元PLCγ磷酸化、ERK1/2磷酸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暴露于900 MHz电磁辐射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损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PLCγ和ERK1/2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厌食证为儿科常见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其原因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我院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研制小儿健胃糖浆,临床治疗400例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儿400例,男女各半,年龄在2~8岁之间,平均45岁。全部病例均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等症;体重较正常值少05~1kg,病史最短1年,最长者5年;且经系统检查已排除结核、肝炎及其他可能造成厌食的急慢性疾病。主要观察患者的饮食改善、体重变化等,1个月为1疗程。1,2方法1.2.1处方与制备①处方白扁豆40g、焦术20g、瓜仁20g、麦冬20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法(依达拉奉治疗+美多巴、克瑞帕、阿司匹林治疗)和常规治疗法(美多巴、阿司匹林治疗)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76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分别经常规治疗法与依达拉奉治疗后对比可见,依达拉奉治疗可减缓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症状,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采用传统治疗结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明显减缓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