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对比.方法 经超声心动图和临床表现诊断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采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者23例,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者19例,进行年龄、性别、体重、NYHA心功能分级、住院天数、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输血量、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住院天数、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更短,输血量、引流量更少,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临床应用可吸收线行胃食管连续缝合吻合法,观察吻合口愈合和狭窄情况。方法 应用3-0和4-0国产带针可吸收线(青安公司生产)作胃食管不同平面分层连续缝合吻合,治疗食管癌、贲门癌34例。结果 全组无临床死亡,吻合口瘘1例经姑息治疗痊愈,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全组有轻度吻合口狭窄3例,可进食软食无梗阻,经行吻合口扩张后能进正常饮食。结论 采用可吸收线行胃食管分层连续缝合吻合术是可行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吻合口狭窄病例少,程度轻,影响小,有关吻合口的病程生理改变,有待作动物实验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1990年至1998年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6例,男24例,女32例,年龄28~70岁,平均48.7岁。其诱因:胆道疾病35例,酗酒暴食17例,严重创伤3例,大手术后1例。行非手术疗法41例,治愈40例,死于梗阻性胆管炎1例;行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4.
医院的医疗管理职能部门,是处于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管理层,主要作用是将院长的医疗工作决策贯彻落实到各个临床和医技科室的具体工作中。为此,它既要管理,还要服务于临床和医技科室。能否正确地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可以说是影响其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医疗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1管理要以服务作为载体。任何管理都包括对该事物诸多环节的管理,都是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过程,都需要多种方式方法作为实施的手段。管理不仅仅是组织做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规范怎么做,评价做得怎样和采取适当的机制使其做…  相似文献   
5.
现代护理教育理论明确提出了护士的多角色功能这一新的观念,而且把它作为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框架的十个基本概念之一,直接与培养目标联系在一起[1]。与此同时,当前卫生工作的实践和护理科学的发展也明确地要求护士不仅要当好一个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而且还应具...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90~1998年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6例,适时恰当地选择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6例SAP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28~70岁,平均48.7岁。全组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996年第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椎板间开窗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及远期效果及术后腰椎不稳的发生率,为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式分组对比术后疗效及椎间不稳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术后近期效果相近,远期椎板间开窗术效果较好,腰椎不稳定发生率较低。结论 对于不伴中央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说,选择椎板间开窗术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颈段、胸上段食管部位较高,该段食管癌的发病率占整个食管癌的16.9%[1],它们的总体切除率低[2],手术难度大。1临床资料13例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43~62岁,平均52.5岁;颈段食管癌3例,胸上段食管癌10例;临床分期(按1976年阳泉会...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高龄ACS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总结分析 6 3例 6 5岁以上ACST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 90 .5 %有多年胆道疾病史 ,34 .9%曾行胆道手术 ,96 .8%并存有内科疾病。从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 2 9小时 ,入院时病情Ⅱ级占 5 4.0 % ,Ⅲ、Ⅳ级占 30 .2 %。 6 1 .9%无典型胆绞痛 ,6 6 .7%无高热 ,2 8.6 %无典型休克 ,2 0 .6 %白细胞计数 <2 0× 1 0 9/L。全组死亡率 30 .2 %。提示高龄患者ACST的病情复杂 ,发展快 ,临床症状不典型 ,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穿透性心脏伤的发生日益增多 ,及时诊断与正确处理至关重要。作者总结近 6年 15例穿透性心脏伤救治成功的体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12~ 5 9岁 ,平均 30 6岁。均为锐器伤 ,其中 14例为尖刀刺伤 ;1例为钢丝射伤。受伤至急诊时间 2 0~ 15 0分钟 ,平均 80分钟。初诊时发现 :5例属亚临床型 ,院前时间 2 0~ 40分钟 ,无明显失血征象和心包填塞症状 ,生命体征正常 ,仅在左侧胸前壁发现有 1cm左右流血伤口 ;6例属心包压塞型 ,脉搏 >110次 /分钟 ,动脉收缩压<12Kpa ,颈静脉怒张 ,术中切开心包解除压塞后 ,症状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