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早期DN起病隐匿,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常易漏诊,一旦出现临床持续性蛋白尿,迄今尚无有效方法阻止或逆转肾病的进展,目前的治疗主要依靠发现早期DN,以期达到延缓或阻止肾病进展的目的,因此早期发现DN显得尤为重要。但常规检测方法难以早期发现,本实验采用放免方法检测6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探讨血、尿β2-MG对DN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CAPD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素清除指数、24h尿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间关系,探讨缬沙坦在CAPD早期应朋的意义。方法测定60例CAPD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素清除指数、24h尿量、糖化血红蛋白水旷,分析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指标间的差异,并对比两组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结果CAPD患者两组间各观察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缬沙坦组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娘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佩低于对照组。结论CAPD患者早期应用缬沙坦对于改善终来期肾病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保护残肾功能、稳定血糖代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尿毒症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尿毒症肺的治疗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透析治疗40例,4例死亡,90%好转;非透析治疗者12例,7例死亡,41.7%临床好转。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肺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海昆肾喜胶囊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 20例明确诊断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海昆肾喜胶囊每天6粒口服,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 海昆肾喜胶囊可明显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P < 0.05);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海昆肾喜胶囊可改善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早期应用海昆肾喜胶囊有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终末期肾病(ESRD,end-stage renal disease)患者往往存在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紊乱,脂质代谢紊乱是导致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病首位的致死原因.本文通过对CAPD患者首年治疗期间脂蛋白a(Lip(a),Lipoprotein a)变化情况及其同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的探讨,对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途径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状况与死亡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观察血脂正常以及低于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2098),其中共986名(46.9%)患者死亡。结果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2.5-3.0mmol/L组死亡率高于胆固醇正常组,胆固醇水平〈2.5mmol/L组死亡率最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胆固醇血症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海昆肾喜胶囊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 20例明确诊断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海昆肾喜胶囊每天6粒口服,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 海昆肾喜胶囊可明显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P < 0.05);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海昆肾喜胶囊可改善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早期应用海昆肾喜胶囊有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CAPD患者治疗早期微炎症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使处于肾衰竭期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本文旨在通过对CAPD患者首年治疗中微炎症状态分析及相关指标的分析,对CAPD治理方案提供有意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戈雷拉肽对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保护作用。方法1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Ⅰ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Ⅱ组)及戈雷拉肽治疗组(Ⅲ组)。术后第15d摘取梗阻侧肾脏,通过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炎症细胞的数量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高于假手术组及戈雷拉肽治疗组(P〈0.01);戈雷拉肽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肾间质炎症细胞数量增多、RIF程度明显、TGF-β1、CTGF表达增强(P〈0.01),戈雷拉肽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以上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1),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戈雷拉肽通过下调TGF-β1、CTGF表达、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轻RIF,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早期应用辛伐他汀胶囊的意义。方法将60例CAPD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分析2组透析的血浆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素清除指数、24 h尿量、脂蛋白a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2组各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辛伐他汀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CAPD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片对于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稳定血脂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