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中膜联蛋白A2(annexin A2, ANXA2)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中临床资料完整的103例GBM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自变量为ANXA2转录水平等临床因素,因变量为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依据OS长短将入组患者分为病例组(OS<8个月)及对照组(OS≥8个月)。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restricted cubic spline, RCS)、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BM肿瘤组织中ANXA2转录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ANXA2 mRNA表达量(OR=4.992,P=0.000)、年龄(OR=9.320,P=0.000)、TCGA分子分型(OR=4.168,P=0.001)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 MGMT)启动子状态(OR=...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已成为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自1953年De Bakey成功实施首例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以来,经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外科试验(North American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European Carotid SurgeryTrial,ECST)及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tudy,ACAS)等多个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CEA已成为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预防脑卒中的"金标准"~([2])。如何确保CEA顺利完成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追求的目标。而脑卒中作为CEA围手术期的主要并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Dextroscope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在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手术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手术治疗的35例累及语言区及运动区的胶质瘤患者,术前将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DTI、磁共振动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rteriography,MRA)等数据输入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影像融合,重建神经纤维束、肿瘤、血管等重要结构,模拟操作并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从而指导手术治疗,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评估神经功能。结果 通过进行肿瘤及周围神经纤维束、血管、脑组织等结构的三维虚拟现实影像重建,可清晰判断纤维束位移与破坏,显示肿瘤与重要纤维束、动脉、静脉等的解剖关系。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虚拟现实的手术模拟与手术设计,所得三维影像与术中所见基本吻合。35例患者中,累及运动区10例,累及语言区14例,同时累及语言区和运动区11例,肿瘤影像学全部切除30例(85.7%),次全部切除5例(14.3%),术后神经功能改善34例(97.1%),1例较术前无改善(2.9%)。13例术前无神经功能缺失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缺失,术后10 d左右恢复;22例术前存在神经功能缺失患者,其中12例患者术后1周评估时神经功能改善,9例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改善,1例运动区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肢体活动障碍加重,术后2个月肿瘤再次复发因脑疝死亡。结论 应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三维重建肿瘤及周围神经纤维束、血管,通过解剖研究以及手术模拟,有助于个体化设计最佳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型、巨大型侵犯颅外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复发脑膜瘤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例大型、巨大型侵犯颅外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复发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完善头颅增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和颅骨三维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等, 评估肿瘤侵及范围、脑水肿情况、颅骨受侵程度、肿瘤血液供应、上矢状窦受压程度等, 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 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行头颅增强MRI评估肿瘤情况。结果: 16例患者肿瘤均位于上矢状窦中后1/3段, 侵犯至颅外, 3例肿瘤直径≥4 cm, 13例肿瘤直径≥7 cm, 其中, 第二次手术8例, 第三次手术6例, 第四次手术2例; 末次手术采用原骨瓣复位4例, 采用钛网修补12例; 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栓塞肿瘤血管3例。10例患者实现Simpson Ⅰ级切除, 6例实现Simpson Ⅱ级切除; 术中行去骨瓣减压2例, 同期行颅骨修补14例; 处理头皮时, 直接缝合14例, 转移皮瓣修复头皮缺损2例; 术后肢体肌力均较术前改善, 术后3个月卡尔诺夫斯基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 KPS)评分100分。本次手术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于术后1年肿瘤原位复发, 行伽马刀治疗, 余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大型、巨大型侵犯颅外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复发脑膜瘤首选手术治疗, 术前详细评估, 根据脑水肿情况、肿瘤血液供应、静脉窦受压程度、头皮受侵犯程度等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组织蛋白酶B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功能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证实, 其在成人胶质母细胞瘤中显著高表达, 并且密切参与肿瘤增殖、凋亡抵抗、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细胞形成及维持、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抑制、应激及治疗抵抗等过程, 被认为是成人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病理学特征和不良预后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就组织蛋白酶B对成人胶质母细胞瘤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