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输液为手术室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手术急症抢救病员,往往需要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输血及输液,这样,随着科学的发展传统的头皮针逐渐被静脉留置针所代替,快速静脉输液,使很多大量失血、失液患者转危为安,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4岁,下腹部包块半月余。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腹胀,近半月来自觉腹部逐渐增大,并自扪及一包块,伴尿频,无腹痛、腹泻。查体:浅表淋巴结不大,腹部膨隆,质韧,无压痛、反跳痛,子宫前方可触及一约孕5月大小的实质性包块,活动度差,边界尚清,欠规则。实验室检查:CEA、AFP、Ca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结合我国血液净化系统中工程技术和临床应用现状,从血液净化学科、血液净化工程技术内涵、设备、关键部件、生物材料等方面分析论述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未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脊椎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及术前栓塞对减少术中失血的意义.方法 分析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脊椎ABC的影像学表现,对其中4例进行了术前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所用栓塞物为明胶海绵.结果 本组6例脊椎ABC均侵犯椎弓、棘突、横突和椎体后或侧缘,病变凸入椎管,造成硬膜囊和脊髓受压、移位.4例栓塞后血管造影显示染色均较栓塞前减少75%,术中失血700~1500 ml,平均1000 ml.较未经术前栓塞者平均3000 ml术中失血明显减少.结论 对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前动脉栓塞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是一种有价值的术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我们采用脑组织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AD)患者38例,效果较好。资料与方法:本文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VAD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病程3个月至4年,平均2.5年;痴呆程度按长谷川简易智力量表进行检测评估。将74例患者随...  相似文献   
8.
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征象,对其中16例行术前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结果 脊椎血管瘤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呈典型的栅栏样改变;CT片可见网眼状影像中夹杂着低密度脂肪影;MRI T1加权像上呈等或高低混杂信号,T2加权像上呈均匀高信号,并可见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逐渐变亮这一典型血管瘤信号特征.对16例23个椎体共栓塞血管36支.栓塞后造影显示染色均较栓塞前减少75%以上.结论 脊椎血管瘤具有影像学特征性表现.术前动脉栓塞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减少术中出血,是有效的辅助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Fresenious血液透析机内部的透析压力(跨膜压力)换能器(Ttmp)在常温、正常情况下的静态输出数据,以方便后续进行国产化。方法采用三台正常在用的Fresenious血液净化治疗机的Ttmp在机检测和离机检测两种情况,获取该Ttmp的有效输出数据。结果将获取得到的在机和离机情况数据按Ttmp处在不同直流供压状态下绘出VOUT(输出电压值)-P(施加压力)关系曲线。结论通过Ttmp不同直流供压状态下的VOUT-P关系曲线可以看出输出数据线性、重复性、稳定性好,无明显迟滞、漂移现象,输出线性系数近似为11 mV/V/bar。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阴道pH和阴道乳杆菌含量的变化及两者相互变化的关系.方法:妊娠旱、中、晚各期及非孕期妇女各30例,乳杆菌革兰染色及菌落计数探讨其在妊娠期及非妊娠期含量变化情况,精密pH试纸检测阴道分泌物pH.结果:①妊娠期阴道乳杆菌菌株无明显变化.②早、中、晚孕各期之间阴道p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孕期与旱、中、晚孕各期之间阴道p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非孕期与早、中、晚孕各期之间阴道乳杆菌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孕期阴道乳杆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孕期阴道中乳杆菌含量与早、中孕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整个妊娠期阴道pH与阴道乳杆菌含量变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阴道乳杆菌菌株无明显变化,阴道pH随孕期的递增而升高,阴道乳杆茵含量随孕周的递增而下降,整个妊娠期阴道pH与阴道乳杆菌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