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35例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同时观察和测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发出部位、腓肠神经的支数和行走特点.结果 35例中33例皮瓣生长良好,2例部分坏死.31例成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上5~7cm处,4例小儿的发出部位在外踝上5~6cm.腓肠神经有25例是以内侧支为主,10例是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而且靠得较近.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在小腿中部会穿深筋膜进入腓肠肌.以顺行分离皮瓣较可靠,可避免脱套.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单,切取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不需吻合血管,是修复足跟、内外踝、跟腱处和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3.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保守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手术治疗能使骨折得到良好复位和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手术治疗.本文主要就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为广大临床医生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世前 《大家健康》2013,(11):104-105
目的应用带蒂旋骼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以股动脉搏动点与髂前上棘顶点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旋髂浅动、静脉为皮瓣血管蒂,依据旋髂浅动脉在髂腹股沟走行方向设计皮瓣,逆行切取皮瓣,勿损伤旋髂浅动脉,供区皮肤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 153例皮瓣全部成活,腕部、手部功能恢复好,外观较为满意,治愈率100%。结论该皮瓣血运丰富,皮瓣面积大,蒂长,供区隐蔽,抗感染力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不失为前臂中下段、腕、手部软组织缺损并深部组织外露修复创面的首选皮瓣。髂腹股沟皮瓣是修复前臂中下段、腕、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上臂段桡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神经损伤类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实施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治疗共64例。结果术后随访1.5年。15例桡神经松解术中,有13例的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虎口区感觉为S4,优良率86.7%。46例神经直接缝合中,有38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41例虎口区感觉为S4,优良率82.6%。3例神经移植中,有1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1例虎口区感觉S4,优良率33.3%。结论对桡神经损伤早期根据其损伤类型应用合适的显微外科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采用5种小型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包括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尺背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等共37例. 结果 术后有3例皮瓣出现表皮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20个月,拇指功能、外形满意. 结论 对拇指软组织缺损选择恰当的小型岛状皮瓣急诊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因创伤或肿瘤切除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足踝部局部软组织缺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远端皮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2例皮瓣表皮剥脱,4例略显雍肿;经3~16个月随访所有皮瓣质软耐磨,效果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手术风险、围手术期处理、假体类型和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等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53例中,除2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不能早期下床活动外,其余患者在1~4周恢复下地行走,有6例并发肺部感染,经选用有效抗生素和加强护理治愈,无死亡。经随访6个月~5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功能:优29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3.02%。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5年3月,对掌、指骨骨折40例54处行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9例得到4~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率为100%。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为2~4周,平均2.9周。重返工作岗位时间为3~12周,平均4.6周。根据TAM系统评价法评定手指功能恢复情况,36例优良,优良率为92.31%。结论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轻便又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能加速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57例儿童股骨颈骨折分别行牵引和髋人字石膏固定、克氏针、空心加压螺纹钉、骨片钉等治疗,均获得随访。结果:优35例,良15例,差7例,优良率87.7%。结论: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尽早治疗,争取解剖复位。采用何种手术方法要根据伤情、骨折类型、术前复位情况综合考虑。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骨片钉辅以牵引或石膏外固定获得较为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