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钾是人体可交换的阳离子(exchargable cation),是维持正常生理的主要要素。它的变化不论升高或降低均影响着机体内的正常功能,如:(1)使细胞内代谢紊乱。(2)影响细胞内容量、渗透压、离子平衡的失常。(3)打破身体的酸碱平衡。(4)不能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和神经肌肉细胞的应激性。  相似文献   
2.
<正> 无创伤性心功能测定方法对于临床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捉供了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心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和结果分析,探讨了其临床应用仅位和方法的可信性。对象和方法心脏病患者599例,男399例,女200例。平均年龄51±13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225例,心肌梗塞62例(亚急性期25例,慢性期37例),扩张性心肌病(扩心)59例(按WHO/ISFC1980年标准诊断),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高冠心)175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78例。糖尿病组69例。健康人218例,男143例,女75例。  相似文献   
3.
4.
测定15例急性心肌梗塞,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及24例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OX-LDL、Lp(a)并与25例正常人作比较,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OX-LDL均值>500μg·L-1,Lp(a)均值>500mg·L-1;而非冠心病人及正常人的OX-LDL均值<350μg·L-1,Lp(a)<250mg·L-1。2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OX-LDL、Lp(a)与血清TC、TG、HDL、LDL及血G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5—羟色胺(5—HT)为机体内重要生物胺。本文观察了48例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加重期患者血浆和部分脑脊液中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寻找能在心梗后早期升高,并能提供早期诊断 而且特异性高的指标一直是努力的方向.就近年来在血清心肌酶以及其它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 尤其是 CK- MB、肌红蛋白、肌钙蛋白 I、肌钙蛋白 T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PCI)使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对心梗晚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急性前壁、前间壁及广泛前壁Q波性心梗后病情稳定,发病10~21天冠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完全闭塞者,依据是否接受成功PCI,分为成功PCI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急性期、术后2个月和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随访左室腔大小、左室功能和室壁活动异常,并观察6个月期间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梗后2个月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室壁活动异常(VWMA)积分与急性期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期和2个月时两组上述各指标之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均P>0.05).6个月时两组LVEF和VWMA积分与急性期和2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LVEDVI和LVESVI较急性期明显增大(P<0.01,P<0.05),且与成功PCI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6个月随访期间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19%,成功PCI组2%,但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后IRA延迟开通能明显减少心梗后晚期的左室重构,而对心梗后早期左室重构的影响不大.延迟PCI可能有利于减少心梗后远期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例1 女性,75岁。反复劳累性心前区疼痛10年余。6年前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胸痛症状减轻。近半年来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加重,以至轻体力活动时有胸痛发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近半年来血压明显增高,增加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理想。心绞痛发作时伴有血压明显增高,最高达210/110mmHg。体格检查:BP180/95mmHg,心率80次/分,律齐。腹部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介绍一种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血运重建术 (PCI)过程中处理冠脉内血栓的简单方法 ,并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及冠脉内血栓者。常规PTCA方法选择 7F指引导管 ,普通 0 0 14″冠脉导丝通过病变后 ,经导丝直接送入PercuSurge吸引导管至病变部位 ,反复抽吸至血栓消失 ,梗死部位恢复前向血流。然后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造影观察病变扩张结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和心肌灌注情况。并随访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心功能。结果  12例急性心梗造影显示冠脉内大量血栓者接受了上述治疗。血栓吸引后即刻血栓影消失者 8例 ,血栓明显减少 4例。 8例完全闭塞者中经血栓吸引后 7例血管直接开通 ,前向血流明显改善。支架术后前向血流TIMI 3级和TMP 3级者 9例。 3例血流稍减慢 ,TMP 2级。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再梗及死亡等事件发生。出院前平均LVEF为 (6 4 1± 9 3) %。结论 经导管直接血栓吸出术是处理冠脉内血栓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荧光法测定74例充血性心衰(CHF)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显示,CHF时各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HT值在心功能Ⅳ级>Ⅲ级>Ⅱ级,相互间差异显著。心功能改善后,5-HT、5-HIAA值比NE下降显著。5-HT含量持续并逐渐升高的CHF患者则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