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缺氧诱导因子-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用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脑膜瘤和正常脑膜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脑膜瘤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79%,其中弱阳性( ),阳性( ),强阳性( )表达率分别为33%,31%,15%;MVD为6~55,x±s为28±11;正常脑膜中无HIF-1α表达,MVD为4±1,明显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HIF-1α阴性(-)表达者,MVD为11±5;呈弱( )、中( )及强阳性( )表达者,MVD分别为23±10、36±13及47±15;HIF-1α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s=0.766,P<0.01)。结论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HIF-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调控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缺氧诱导因子-1与脑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它能够与靶基因结合,通过转录及转录后的调控,使机体对缺血、缺氧产生适应性反应.近年大量研究表明HIF-1与机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脑肿瘤为常见的肿瘤,多为实体性,且血供丰富,在颅内呈膨胀性或侵袭性生长,其发生、发展有赖于机体的血供和对缺氧的适应,现就HIF-1与脑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微血管生成与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中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的表达,计数脑膜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同时收集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例脑膜瘤组织中MVD为6~55,平均28±11,其中非典型性、间变型、血管型与其他各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WHOⅡ及Ⅲ级脑膜瘤中MVD显著高于WHO Ⅰ级(P<0.01);非侵袭与侵袭型脑膜瘤中MVD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及Ⅲ级瘤周水肿纽MVD与0及Ⅰ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MVD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脑膜瘤血管生成与其临床病理密切相关,MVD可能成为预测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研究脑膜瘤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将可能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顾应江  夏祥国 《医学综述》2007,13(13):1000-1001
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的不断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一系列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表达和调控。肿瘤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大量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HIF-1),其靶基因分布广泛,几乎都与调节全身、局部或细胞内氧稳态有关,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富血管性实体肿瘤,血管生成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HIF-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调控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总结儿童脑膜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本院1998年至200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例儿童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结果:27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全部切除23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死亡.随访23例,肿瘤复发4例.结论:儿童脑膜瘤较为少见,其病程短,起病快,症状以颅内压增高为主.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较成年人更多趋于恶性.手术切除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岩斜区位置深在,与脑桥、延髓、第Ⅴ~ⅩⅡ对脑神经、颈内动脉、颈静脉球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的难题,肿瘤周围结构复杂,全切除受到很大限制,术后并发症也多.我科自1991年7月至2007年1月,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肿瘤51例,结合文献重点讨论岩斜区肿瘤的治疗、术前评估、手术入路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医学影像技术得到重大发展,在以解剖结构为基础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及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发展的同时,以人体功能代谢为成像基础,反映脏器功能、组织生化代谢和细胞基因变化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single photon emi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核医学正日益成为医学科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3岁,因头外伤后头昏头痛10天,呕吐3次,于98年10月28日入院,人院查体:神情合作,GCS评分15分,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急诊差别颅CT报靠为:幕上及幕下多发血肿。入院后予止血,脱水,对症治疗,病情继续加重,复查头颅er报告为:颅内多发血肿瘤前增大。于11月8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后拟行颅窝血肿清除术,但术中未见血肿,O所示高密度区为肿瘤组织,呈灰褐色,质脆,边界不清,血供丰富。术后病检确诊为:葡母细胞瘤。术后患)L$情继续恶化,于10日后死亡。住院期间发现患儿左下腹一活动性包块,B超示:肠系膜上实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4岁,因跌伤头部10天,左下肢活动障碍4天就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双瞳等大,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颈软,双上肢及右下肢肌力VO,左下肢肌力IVO,肌张力稍高,病理征未引出。头颅CT扫描(平扫)示:左额极、左枕叶、左小脑半球高密度影。CT诊断:颅内多发性血肿”。故以“颅内多发性血肿”收入院,予以脱水,降颅压治疗。7天后出现头痛,呕吐,精神萎糜。3天后上述症状加重。复查头颅CT示:左额极、左枕叶及左小脑半球高密度影增大,中脑导水管以上脑室扩大。CT诊断:“颅内多发性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