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短暂性脑缺发作(TIA)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主要依据症状进行诊断,常规MR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动脉自旋标记(ASL)主要反映脑血流灌注情况,无需使用对比剂,具有安全、无创、易重复的优点。近年来多种技术及序列的改良,可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拓宽了技术的应用范围。本文就ASL的研究进展及其在TIA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灌注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7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溶栓前后均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扩散加权成像(DWI)及3D-pcASL灌注成像,观察溶栓前病变大小及信号特征、动脉闭塞及血流灌注情况;评价血流灌注与责任动脉是否一致;比较3D-pcASL与DWI上病变的范围,确定两者匹配情况,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观察溶栓后闭塞动脉是否再通、病变大小及血流灌注的变化、是否存在低灌注和(或)高灌注;评价血流灌注与病变大小、动脉再通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溶栓前7例MRA显示一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其中1例合并同侧颈内动脉闭塞;DWI显示同侧大脑半球多发、散在点片状高信号区;3D-pcASL显示大面积低灌注区,3D-pcASL上低灌注区与动脉闭塞一致,且低灌注区范围均明显较DWI上高信号区大,存在缺血半暗带。溶栓后5例MRA显示大脑中动脉M1段再通,远端分支显示,1例大脑中动脉主干再通,部分远端分支未显示,1例大脑中动脉M1段和同侧颈内动脉再通,大脑中动脉部分远端分支未显示;7例DWI显示高信号区缩小;3例3D-pcASL显示大面积高灌注区,低灌注区消失,4例低灌注区缩小,其中1例出现条片状高灌注区;3D-pcASL上出现高灌注区或低灌注区缩小与DWI上高信号区缩小一致,且与动脉再通程度一致。 结论 3D-pcASL能较可靠地反映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血流低灌注,并能评价缺血再灌注以及溶栓治疗的效果,是一种完全无创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