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中心对129例经腹腔镜证实为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II-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合并其他不育因素而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和分析。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从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经腹腔镜证实为ASRMII-IV期内异症合并其他不育因素的129个周期病例;对照组为输卵管性不育的1,543个周期。内异症组根据有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药物降调节分为A、B两组进行分析,A组:中重度内异症在手术后接受长效GnRH-a(3.75 mg/支,每28 d一支,共2~6支)抑制治疗的39个…  相似文献   
2.
冷冻胚胎复苏878周期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胚胎冷冻可以合理限制移植胚胎数,降低多胎妊娠率,提供再次移植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再次超排卵的费用.此外,对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不宜移植者,将胚胎全部冷冻,可以在以后非刺激周期进行冷冻胚胎移植,以减少周期撤销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IVF超促排卵过程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薇  韩金兰 《生殖与避孕》2004,24(4):236-239
不孕患者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卵巢的反应是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键之一。在进行超促排卵前正确预测卵巢的反应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调整用药剂量,提高成功率。为此,临床上采用了众多的反映卵巢功能的指标,包括卵泡刺激素、雌激素、抑制素及B超等,但是临床上对这些指标的预测价值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4.
单胚胎移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可行性。方法对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1999-01-2006-06实施的所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及冷冻周期中仅有单个胚胎可供移植的共455个周期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和比较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与年龄、不孕时间、受精方式、胚胎卵裂球数、胚胎评分、内膜厚度、移植胚胎的天数及新鲜或冷冻胚胎移植的关系。结果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18.68%(85/455),无单卵双胎。妊娠与否(1)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2)与不孕时间相关,妊娠者平均不孕时间为5.53年,未孕者6.73年,P<0.01。(3)与移植时胚胎的卵裂球数目与评分明显相关,妊娠者的平均卵裂球数及评分显著高于未孕组分别为(5.58±2.09)、(4.79±2.19)个;(2.31±0.69)、(2.56±0.73)分,P均<0.01。(4)与移植时胚胎的天数相关,第2(D2)、第3(D3)及第5(D5)天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58%,22.75%及26.47%。D3妊娠组所移植胚胎的平均卵裂球数及评分显著高于D2组、P<0.01;另外D5组胚胎达到囊胚的临床妊娠率为40%,而未达囊胚组仅20.83%。(5)IVF与ICSI的单胚胎移植结局无明显差异,临床妊娠率为IVF:20·25%(49/242)及ICSI:16·90%(36/213)。(6)新鲜胚胎(416例)与冷冻胚胎(39例)的单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8.27%和23.08%,P>0.05;冷冻组的平均卵裂球数明显多于新鲜胚胎组(P<0.01)。结论IVF-ET周期选择第3天优质胚胎或囊胚行单胚胎移植,可以达到较高的妊娠率并减少多胎妊娠。  相似文献   
5.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完整而协调的内分泌系统,每个环节均有其独特的内分泌功能,并互相调节和影响。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及生育。单基因病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可由亲代传给子代,呈现出家族性的发病特点,也可能由于子代生殖细胞发生新的突变,呈现散发的特点。单基因病可发生在性腺轴的不同水平,最终导致性腺功能低下,从而影响性别决定、激素合成、发育及生育。  相似文献   
6.
短方案超促排卵中过早黄素化与IVF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薇  韩金兰  董曦  彭献东  徐军 《生殖与避孕》2005,25(9):542-546,563
目的:研究短方案超促排卵过程中过早黄素化对IVF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9个促排卵周期。结果:孕酮(P)水平随促排卵的进程呈上升趋势,在hCG注射后d1达峰值;P水平与E2和卵子数目有关,与LH无明显相关;当hCG注射日P>1.6 ng/ml时,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40.4% vs 54.5%(P≤1.6 ng/ml)],而且随着P的进一步升高,临床妊娠率进一步下降;P升高并未影响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胚胎数量。结论:P>1.6ng/ml提示了过早黄素化的出现,预示了临床妊娠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肌内注射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是将药液直接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其目的是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对部位的选择上要求肌肉较厚,离大神经、血管较远的部位[1]。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我院以选择臀大肌为肌内注射部位,对肌内注射1093例次中22例次出现不适反应的观察,结果是:10~29岁15例,30~40岁4例,60岁以上3例。现仅就肌内注射中应重视的几点问题讨论如下。1肌内注射中应重视的几点问题1·1对医疗环境、医疗行为的反应及护理措施人从健康到患病有个角色转变的过程,心理变化复杂,常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1例接受IVF-ET的不孕症患者于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启动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进行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检测。结果:131例患者中临床妊娠49例,妊娠率为37.40%。周期启动日子宫内膜厚度为3~8mm,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为8~17mm时,随着内膜厚度的增加,妊娠率提高。当周期启动日子宫内膜厚度≥9mm及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7mm或≥18mm时妊娠率为零。三线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率(46.34%)明显高于均质型(22.45%)(P〈0.05)。周期启动日及HCG注射日妊娠组子宫动脉PI、RI均小于未妊娠组(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子宫动脉PI、RI,无创性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30例既往因ABO血型不合所致1~6胎流产史的妇女,再次怀孕后,定期测定血清IgG抗A和/或B抗体,孕前抗体效价≥1:128或孕后≥1:64者立即用中药治疗,直至分娩。其中25例足月分娩,5例早产,无一例发生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溶血死亡。  相似文献   
10.
ABO血型不合引起早期流产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