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腔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病致双侧输尿管狭窄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7岁,已婚,入院前3个月出现右侧腰腹部酸痛不适,症状进行性加重,体重减轻近15kg,于2005年8月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85次/分,血压125/70mmHg,心、肺无异常发现,右侧下腹部轻度膨隆,腹软,无压痛反跳痛,中、右侧下腹部触诊可扪及一深在边界不清质硬包块,位置固定,双侧肾区轻度叩痛,双侧输尿管下段行径区明显压痛。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肾功能:肌酐230.3μmol/L。B超检查:右肾重度积水,左肾中度积水,于膀胱右侧,髂血管前方探及一大小约6.8cm×6.1cm×8cm的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CT检查结果:盆腔腹膜后间隙可见一…  相似文献   
2.
重度肾损伤延迟手术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肾损伤延迟手术治疗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重度肾损伤延迟手术治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保守治疗1周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继发性出血、持续性尿外渗、持续性血尿、肾周血肿、肾周感染及高热、贫血、腰腹严重痛。分别在伤后8-32d行肾切除,其中3例术前行伤肾动脉栓塞治疗,术中并发症8例次,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重度肾损伤出现严重并发症是保守治疗失败、伤肾切除的主要原因;正确估计伤情并及早手术探查是减少重度肾损伤失肾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BK多瘤病毒的感染特征和干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本中心检测尿液 BKV载量≥1.0×104 copy/mL的157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选择69例同期接受移植且尿液BKV载量始终<1.0×104 copy/mL 肾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结果157例BKV感染再激活受者中出现尿BKV阳性60例(38.2%)、BKV尿症66例(42.0%)、BKV血 症31例(19.7%)。BKV阳性患者与BKV阴性患者相比,尿隐血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者尿液BKV载量 变化率与他克莫司谷值血药浓度变化率呈正相关(r2=0.351, P<0.05)。首次发现BKV再激活时,BKV阳性患者平均eGFR低于 基线水平(eGFR=60 mL/min·1.73 m-2)。干预后至末次随访,尿BKV阳性组平均eGFR可恢复至正常值,BKV尿症组和BKV血症 组肾功能有所改善但均未达到基线水平。结论肾移植术后部分受者尿隐血阳性与BKV再激活状态相关,BKV载量对免疫抑制 剂血药浓度的改变敏感。在BKV复制早期进行干预,适度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能够有效控制BKV复制、维持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护问题一直受到移植工作者的重视~([1~3]),其平衡的维护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我们根据正常人对水和电解质的平均需要量,结合临床移植肾在多尿期时电解质回吸收减少之特点,[4]~增补循环液体及电解质,以促进移植肾功能的康复,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梗阻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2F-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43例梗阻性肾组织和12例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分析E2F-1表达与梗阻性肾积水和肾纤维化程度之间关系。结果 正常肾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41.7%,显著低于梗阻肾组织的79.1%(P〈0.05)。梗阻肾组织E2F-1表达与肾纤维化程度及PCNA指数密切相关(P〈0.05)。但与肾积水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E2F-1异常表达参与梗阻性肾病的发病过程,尤其在肾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在梗阻性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47份梗阻性肾组织中表达,并分析ERK表达与梗阻肾纤维化之间相关关系。结果 梗阻肾的肾小管和间质中ERK表达均高于正常的,但仅间质中两者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间质中ERK表达与梗阻肾纤雏化程度密切正相关(P〈0.05),而肾小管中两者相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梗阻肾的肾小管和间质中ERK强表达者的PCNA指数均分别显著高于ERK弱表达者(P〈0.01)。结论 ERK活性增强促进细胞增殖增多、从而参与梗阻挂肾病的发病过程,尤其在肾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aspase-3在肾细胞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1例肾细胞癌和12例正常肾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肾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结果Caspase-3在肾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1.0%,显著低于正常肾组织的83.3%,P<0.05.Caspase-3表达与肾细胞癌表达分期、分级、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肾细胞癌Caspase-3阳性表达者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P<0.01.结论Caspase-3表达减少导致细胞凋亡减少、与肾细胞癌发病有密切关系,但不是肾细胞癌有价值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与膀胱癌发病之间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膀胱癌标本和11例正常膀胱组织中HPV16/1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cyclinE的表达及相关关系.结果膀胱癌中HPV16/18阳性率为65.4%,显著高于正常的27.3%;而且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相关,但与肿瘤复发无相关.膀胱癌中HPV16/18与bFGF及cyclinD1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但与cyclinE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HPV16/18感染参与膀胱癌发病过程,而且通过多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1200例肾移植术病人术后有107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急剧减少。经停用免疫抑制剂或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后,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