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00-2005年,我院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6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们采用加替沙星序贯给药治疗肺部感染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胸腔积液病人胸膜盲检、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及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三种方法对胸腔积液病因的检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比胸膜盲检(36例)、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28例)及胸腔镜胸膜活检(32例)的胸腔积液病因检出率及并发症。结果:胸腔镜检出率较胸膜盲检及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高,并发症相对较多(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是明确胸腔积液病人病因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未开展胸腔镜的单位或不愿意接受胸腔镜检查的病人,胸膜盲检及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也是有效诊断胸腔积液病因的方法,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经纤支镜肺泡灌注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4)给予常规治疗及经纤支镜引流加灌注抗生素治疗;痰热清治疗组(n=27)给予常规治疗及经纤支镜引流加灌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经纤支镜引流加灌注痰热清治疗组的4周治愈率(40.7%)明显高于对照组(25.0%)(P<0.01)。结论经纤支镜引流加灌注痰热清治疗急性肺脓肿疗效较好,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阿魏酸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血管重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血管形态、p53及PCNA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常压间断低氧8h/d,连续21d的方法复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吸入空气(其他条件与低氧组相同)。联合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15mg/(kg·d)的阿魏酸钠。观察阿魏酸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血管形态学指标、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蛋白表达、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低氧21d后,低氧组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增殖指数及p53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增殖指数及p53基因表达与低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凋亡指数与低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除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凋亡指数及p5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外,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抑制慢性低氧大鼠肺血管重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53及PCNA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被促进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内p53及PCNA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各组n=10),低氧组(B组)和低氧 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组(C组)。采用常压间断低氧8h/d,连续21天的方法复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观察复方茯苓甘草汤对慢性低氧大鼠肺血管形态学指标、p53及PCNA基因蛋白表达、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①低氧21天后,B组MT%、MA%、PI及p53基因表达较A组均明显升高(P<0.01),VA%、AI较A组明显降低(P<0.01);②C组MT%、MA%、PI及p53基因表达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VA%、AI与B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C组除VA%、AI及p53基因表达与A组比差别有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与A组比较差别均无意义(P<0.01或P<0.05)。结论: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抑制肺血管重建,其机理可能与抑制p53及PCNA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被促进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6 4例周围型肺癌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 o m p u t e d Tomography,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取我院64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CT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43例(67.19%)右肺(包括29例上叶、5例中叶、9例下叶),21例(32.81%)左肺(包括10例上叶,7例中叶、4例下叶);病灶大小(6.52±0.68)cm×(3.17±0.34)cm;形态特征:23例(35.94%)不规则斑片阴影,41例(64.06%)圆形、类圆形阴影;边缘分型:6例(9.37%)边缘光滑整齐,58例(90.63%)为不光滑平整清晰,其中不光滑平整清晰包括21例毛刺征、27例分叶征与10例小泡征;密度分型:26例(40.62%)实质高密度影,27例(42.19%)低密度影,11例(17.19%)密度不均匀;25例(39.06%)磨砂玻璃样结节,12例(18.75%)蜂房样结节,18例(28.13%)空泡征样结节,9例(14.06%)软组织密度结节;病灶和邻近组织关系分型:36例(56.25%)为凹陷征,28例(43.75%)为血管集束征。结论了解周围型肺癌CT影像表现特点,进行图像资料分析,可为早期准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对延长其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8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p53基因的表达及探讨肺血管重建(PVR)的分子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每组10只。采用常压间断低氧8h/d,连续21d的方法来建立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模型。用右心导管法检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测量右心室肥厚指数[R.(L+S)-1]。测量肺血管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MA%)、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MT%)及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VA%)等肺血管形态学指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检测p53基因在HPH大鼠肺组织表达。结果21d后,低氧组mPAP、R.(L+S)-1、MT%、MA%及p53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V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HPH大鼠肺内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而可能相对抑制野生型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被促进、细胞凋亡被抑制,从而导致PVR进展,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以致发生H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