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赛北紫堇90%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评价。方法:采用正相硅胶,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理化性质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四甲基唑蓝(MTT)法测定了分离得到的13个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SMMC-7721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从赛北紫堇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5-羟基吡啶-2-甲酸乙酯(1),元胡内酯(2),3,4-顺-3,4-二羟基-β-紫罗兰酮(3),megastigmane(4),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5),blumenol A(6),吲哚-3-羧酸(7),1-methyl-[1,2,4]triazolo[4,3-b][1,2,4]triazin-7-one(8),腺嘌呤(9),烟酰胺(10),2-羟甲基-5-羟基吡啶(11),腺嘌呤核苷(12),β-胡萝卜苷(1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示化合物3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 7μmol·L~(-1)(阳性药顺铂IC50为4. 8μmol·L~(-1)),化合物4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IC50为13. 8μmol·L~(-1)(阳性药顺铂IC50为5. 4μmol·L~(-1))。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的天然产物,3~8为首次从紫堇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12为首次从赛北紫堇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人肝癌HepG2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对人肝癌SMMC-7721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其他化合物对上述两种肝癌细胞均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MCI凝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苍耳中分离得到了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苍耳农(1)、苍耳亭(2)、3-cycloheptene-1-acetic acid(3)、xanthinosin(4)、inusoniolide(5)、5-azuleneacetic acid(6)、2-hydroxy xanthinosin(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苍耳农,化合物367为首次从苍耳植物中分离,化合物5为首次从苍耳属植物中分离,其中化合物2的量较丰富(0.1%),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苍耳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MCI凝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苍耳中分离得到了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苍耳农(1)、苍耳亭(2)、3-cycloheptene-1-acetic acid(3)、xanthinosin(4)、inusoniolide(5)、5-azuleneacetic acid(6)、2-hydroxy xanthinosin(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苍耳农,化合物3、6、7为首次从苍耳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苍耳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的量较丰富(0.1%),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