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 的孕妇,ASA Ⅱ~Ⅲ级、心功能Ⅱ~Ⅲ级、择期行剖宫产,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喉罩组以6% 七氟醚加6 L/min 氧气吸入诱导,七氟醚吸入维持,插管组按异丙酚1.5 mg/kg,瑞芬太尼1 μg/kg推注,Narcotrend脑电监测达到D0水平(常规麻醉 状态)注射罗库溴铵0.9 mg/kg,1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七氟醚吸入维持。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T0)、插管(放置喉罩)时 (T1)、切皮时(T2)、拔管(喉罩)(T3)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脑电的变化,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切开子宫 至胎儿娩出时间、停药至患者清醒时间,新生儿1、5和10 min的Apgar评分,两组产妇七氟醚用量,并对产妇住院期间的舒适度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喉罩组插喉罩和拔喉罩时的心率分别为82.17±2.35次/min和82.56±5.83次/min,均明显低于插管组(P< 0.05);平均动脉压分别为69.89±10.39 mmHg和73.54±11.25 mmHg,明显低于插管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喉罩组产妇停药至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为5.59±3.15分和7.26±3.21分,明显低于插管组(P<0.05);两组 产妇手术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5 和10 min 的Apgar 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维持相同镇静深度,喉罩组产妇七氟醚用量较插管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产妇在生理舒适和 心理舒适方面给出的评分分别为74.2±12.4分和69.2±10.1分,均显著高于插管组(P<0.05)。两组在住院环境、服务态度和健康 教育方面的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剖宫产手术中麻醉 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舒适度评价较插管的吸入性全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眼内压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6月接受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随机纳入常规通气组(n=36)与小潮气量过度通气组(n=36)。常规通气组Vt 8 mL/kg,Fr 12~15/min,维持etCO2在35~40 mm Hg;小潮气过度通气组Vt 6 mL/kg,Fr 18~20/min,维持etCO2在30~35 mmHg。以手持式眼压计测量双眼眼内压(IOP),以床旁实时超声在眼球后3 mm处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分别在麻醉前(T0),麻醉完成即刻(T1),俯卧位摆放即刻(T2),手术进行2 h(T3),术毕转至平卧位即刻(T4),术后30 min(T5)记录IOP、ONSD以及循环及呼吸指标,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同时分析二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与T1相比,两组患者在T3、T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行重大腹部手术(MAS)中开放性液体治疗和限制性液体治疗与术后康复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10/2019-10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MAS的107例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配至开放性液体治疗组(L组,n=50)和限制性液体治疗组(R组,n=57),术后2组液体治疗范围维持一致。观察指标为术后发生的急性肾损伤(AKI)、非心脏术后的心脏损伤(MINS)、术中发生需要处理的低血压、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总住院天数(LOS)、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死亡率和术后30 d发生的并发症等。结果 L组中50例患者术中平均输液1943.00 mL, R组中57例患者平均输液1295.61 mL。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无明显差别。L组患者AKI发生率(10.0%vs 35.1%,P<0.05)和术后感染发生率(0 vs 10.5%,P<0.05)比R组低。术中低血压发生率、 MINS、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中有1例患者在术后因多发器官衰竭死亡。结论老年患者行MAS开放性液体治疗与更低的AKI发生率相关, L组并不会增加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及其他相关术后并发症,对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HFNC)用于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200例,男111例,女89例,年龄18~80岁,BMI 18~30 kg/m2,ASA 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普通鼻导管氧疗组(C组)和HHFNC组(H组)。C组通过鼻导管吸入氧气5 L/min。H组通过HHFNC系统(PT101AZ)吸入空氧混合气体50 L/min,FiO2 40%。记录术中最低S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无创呼吸支持;丙泊酚用量、内镜时间和呼之睁眼时间;低氧血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H组术中最低SpO2明显升高(P<0.05),无创呼吸支持明显减少(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PtcCO2、丙泊酚用量、内镜时间、呼之睁眼时间、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HFNC用于无痛消化内镜可改善氧合和降低气道干预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患儿开胸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开胸心脏手术的低出生体重(≤2.5 kg)患儿121例,男80例,女41例,手术日龄3~84 d,出生体重1.05~2.50 kg,手术日体重1.13~2.70 kg,ASAⅢ或Ⅳ级。根据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分为两组:机械通气7 d的延长组(PMV组,n=40)和≤7 d的非延长组(N-PMV组,n=81)。收集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和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与N-PMV组比较,PMV组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前机械通气、术后延迟关胸、再次气管插管、非计划再次手术明显增多(P0.05),术后24 h乳酸浓度最大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贫血、术后败血症明显增多(P0.05)。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败血症(OR=26.511,95%CI 1.326~530.217,P=0.032)和术后延迟关胸(OR=6.573,95%CI 1.293~33.401,P=0.023)是低出生体重患儿开胸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患儿开胸心脏术后造成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原因较多,术后败血症和延迟关胸是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患者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16~28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行胸椎旁阻滞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4μg/ml),10min内泵完,并以0.3~0.5μg·kg~(-1)·h~(-1)持续泵至术毕;对照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T_0)、胸椎旁阻滞穿刺后(T_1)、切皮(T_2)、交感神经切断(T_3)、手术结束(T_4)时的HR、RR、MAP、SpO2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_1~T_4时研究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2、T3时研究组RR明显增快(P0.05)。T_1~T_3时研究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分别1例和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