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抗氧化肽SS-31对高糖诱导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糖组、正常糖+甘露醇组、高糖组及高糖+SS-31组。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ax、Bcl-2、p38 MAPK、p-p38 MAPK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组系膜细胞ROS产生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cleavedcaspase-3和p-p38 MAPK表达增高,Bax/Bcl-2比率明显升高以及细胞色素C易位。SS-31干预能够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凋亡和ROS产生,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p-p38 MAPK的表达,减少Bax/Bcl-2比率和细胞色素C易位。结论 SS-31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减少ROS产生,保护线粒体功能,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EGFR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渗透压对照组、高糖组和高糖加EGFR抑制剂AG1478组。用Western blot检测p-EGFR、total EGFR、cleaved caspase-3、BAX、BCL-2及β-actin的蛋白表达,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和渗透压对照组相比,高糖组HK-2细胞EGFR活性、cleaved caspase-3表达、BAX/BCL-2比值和内质网应激(ERS)明显升高,细胞活性降低(P0.01)。EGFR抑制剂AG1478能够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GFR活化和细胞凋亡(P0.05),提高细胞活性(P0.05),同时抑制内质网应激(P0.05)。结论抑制EGFR活性能够减少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通过减少内质网应激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表达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刺激组及TGF-β1+Sirt1过表达组。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33258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t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Bax、Bcl-2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Sirt1、CTGF、Bax、Bcl-2m RNA水平;活性比色法检测Sirt1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irt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1刺激组肾小管上皮细胞Sirt1表达及活性均显著下降,同时CTGFm 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上升,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Bax/Bcl-2比率明显升高(P<0.05)。Sirt1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CTGF水平升高,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百分比,减少Bax/Bcl-2比率(P<0.05)。结论 Sirt1过表达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并且该作用的实现可能是部分通过抑制CTGF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临床手术切除42例结直肠癌及相应正常组织环氧化酶-2(COX-2)、错配修复酶-1(hMLH1)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及二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探讨它们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个位点的MSI状态;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COX-2、hMLH1二种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42例结直肠癌中MSI总检出率为42.86%(18/42),5个位点的MSI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在42例结直肠癌中分别有13例和15例.MSI-H组中COX-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8例,且有6例结直肠癌同时出现hMLH1和COX-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结论 MSI结直肠癌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率高于MSS结直肠癌,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有助于判断肿瘤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临床手术切除43例胃癌及相应正常组织COX-2、hMLH1和hMSH2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及三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个位点的MSI状态;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胃癌及正常组织COX-2、hMLH1及hMSH2三种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43例胃癌中MSI总检出率为48.84%(21/43),五个位点的MSI检出率无显著差别。COX-2和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在43例胃癌中分别有8例和13例,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hMSH2基因启动子CpG岛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在MSI-H组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率显著高于MSS组(P〈0.01);而在MSI-H和MSI-L组间以及MSI-L和MSS无差别。MSI-H组中COX-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8例,且有7例胃癌同时出现hMLH1和COX-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结论 在MSI胃癌(尤其是MSI-H型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同时出现了hMLH1和COX-2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即表型遗传修饰)。MSI胃癌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率高于MSS胃癌,提示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对于判断肿瘤类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敲低Txnip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质粒载体对照组及高糖+shRNA组。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AX、BCL-2、P38 MAPK、P-P38 MAPK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ROS产生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P-P38 MAPK表达增高,BAX/BCL-2比率明显升高以及细胞色素c易位(P0.05)。敲低Txnip能够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ROS产生,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P-P38MAPK的表达,减少BAX/BCL-2比率和细胞色素c易位(P0.05)。结论敲低Txnip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减少ROS产生,保护线粒体功能,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Janus激酶2抑制剂AG490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将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s)分为空白对照组、IL-1β(5 ng/ml)刺激组及AG490干预组(IL-1β 5 ng/ml+AG490 10 μmol/L).分别于处理后24、48、72 h收集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角蛋白-18(CK-18)、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 结果 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其自身标志物CK-18高表达(1.25±0.08),而α-SMA表达很少(0.17±0.01).IL-1β刺激组随刺激时间延长CK-18表达逐渐减少(24 h:0.69±0.04,48 h:0.52±0.03,72 h:0.30±0.01),而α-SMA蛋白合成逐渐增加(24 h:0.56±0.04,48 h:1.05±0.07,72 h:1.43±0.0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G490干预能使CK-18的表达逐渐恢复(24 h:1.07±0.07,48 h:0.93±0.06,72 h:0.83±0.06),并减弱IL-1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蛋白的诱导作用(24 h:0.33±0.01,48 h:0.52±0.01,72 h:0.61±0.04),且作用显著(均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结果与其一致. 结论 炎症因子IL-1β通过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CK-18表达,上调α-SMA表达,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Janus激酶2抑制剂AG490能部分阻断IL-1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促转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危及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研究发现自噬与DN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然而,相关基础研究仅处于认识阶段,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因此,对DN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代谢性疾病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在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塞莱昔布对胃癌BGC-823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阿司匹林和塞莱昔布对胃癌BGC-823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二者对BGC-823细胞株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二者对BGC-823细胞株环氧化酶-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塞莱昔布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BGC-823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细胞中环氧化酶-2蛋白的表达,并使细胞处于G2、M、S期。结论阿司匹林和塞莱昔布可通过诱导胃癌BGC-823细胞株和影响其细胞周期分布而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环氧化酶-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