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管、颈静脉窝与下鼓室的变异关系 ,为此区域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XSQ~Ⅱ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了 2 0 0例颞骨标本的下鼓室 ,并用游标卡尺对有关结构进行了测量。结果 下鼓室纵径 0 2 8mm ,横径为 0 85mm ,深为 1 2 8mm。下鼓室底与颈静脉窝相毗邻者见 93 0 %。当颈静脉窝大而上隆时 ,窝顶与鼓室间以薄骨板分隔 ,骨板最薄时仅为 0 2 0mm。颈静脉窝顶突入鼓室腔者占 1 2 5 % ,窝顶有骨质缺损者见 4 0 %。鼓室底与颈动脉管关系随颈动脉位置变化而异 ,有 6 8 0 %的标本颈动脉管位于岬下缘前 1 / 3区 ,4 0 %的标本颈动脉管占据范围达岬下缘后 1 / 3区。结论 下鼓室与颈静脉窝及颈动脉管存在着多种变异关系 ,下鼓室手术及静脉窝区手术应避免损伤颈静脉球及颈内动脉等结构  相似文献   
2.
视神经损伤是头部外伤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头部外伤的0.5%~5%[1].由于解剖结构的特征,视神经损伤主要发生在视神经管内段.目前,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和视神经管减压术仍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主要手段.临床上,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入路方式较多,本文对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术式及解剖学基础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临床应用尺动脉腕背支升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提高治疗效果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新鲜成人男性上肢标本 1 6侧 ,采用显微解剖学技术 ,对尺动脉腕背支升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结果 尺动脉腕背支起始于尺动脉的尺侧 ,距豌豆骨上方 4 2 .6 0± 8.2 0mm ,起始处外径1 .4 6± 0 .32mm ,长 1 1 .4 6± 8.2 0mm。尺动脉腕背支与尺神经手背支伴行 ,穿过尺侧腕屈肌腱的深面 ,从掌侧向后内侧斜行 ,两者成锐角 ,平均 38.6 0± 8.2 0°,行至 1 1 .4 6mm处分为升支与降支。升支穿深筋膜进入皮下组织 ,沿前臂内侧缘上行 1 2 2 .4 0± 1 3.80mm处再分为细小分支 ,升支起始部的外径为 0 .6 2± 0 .2 8mm。结论 尺动脉腕背支升支皮瓣是以尺动脉腕背支升支为蒂 ,可在前臂尺侧设计大面积岛状皮瓣 ,通过转位修复腕部和手部创伤及挛缩瘢痕切除术后的创面 ,不牺牲前臂主要血管 ,手术操作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4.
在匀速旋转细胞培养中,需要一种匀速旋转的细胞旋转培养器。厂家生产的匀速细胞旋转培养箱体积大,结构复杂,价格高,不易购置。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我们制作了一个细胞匀速旋转培养器,经我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人员使用,达到了匀速旋转培养细胞的要求,现将制作及使用介绍如下。1器材不锈钢长方管(290mm×75mm×45mm,290mm×30mm×10mm)2条,旧闹钟芯、3V直流马达、线绕电位器(100Ω)、电源开关(推推开关)、干簧管、圆形磁铁、发光二极管、塑料电池盒、充电器各1个,按钮开关2个,充电电池8节,厚0.3mm及1mm不锈钢片、不锈钢丝、自行车辐条、导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含量变化的分析,探讨上述物质在视神经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建立家兔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后GAP-43的表达。利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视网膜中MDA、NO、ATPase的含量。结果视神经损伤后3d,可在视网膜的切片中看到GAP-43表达阳性的细胞,位于RGCs层,其胞体染成棕黄色,胞核无色;伤后5d阳性细胞增多,颜色加深;伤后7d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值达最高峰;伤后14d阳性反应下降,阳性细胞数下降,染色变浅。视神经损伤后1d视网膜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第5天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伤后14d仍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在伤后3d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于伤后5d达到高峰,伤后14d仍高于对照组(P<0.01)。ATP酶活性于伤后第1天d开始显著降低(P<0.01),5d后逐渐升高,伤后14d仍低于对照组(P<0.05)。MDA的含量与NO呈正相关(r=0.8644,P<0.01);ATP酶的活性变化与NO呈负相关(r=-0.9639,P<0.01),ATP酶的活性变化与MDA亦呈负相关(r=-0.9018,P<0.01)。结论脂质过氧化作用、NO毒性作用可能参与了视网膜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经额入路蝶鞍区肿瘤切除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解剖技术对 35个甲醛固定 ,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尸头标本蝶鞍区的有关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两侧视神经管颅口内缘间距为 11.0 9± 2 .2 2mm ,视交叉前缘至交叉前沟前缘间距为 7.0 2± 1.86mm。垂体上面与鞍隔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垂体上面通过鞍隔孔露出鞍隔平面以上者 3例 ( 8.75% ) ,在鞍隔平面以下者 13例 ( 37.14% ) ,与鞍隔平面平齐者 19例 ( 54.2 9% )。两侧颈内动脉在穿经海绵窦上壁处间距为 13.2 5± 2 .4 8mm ,大脑前动脉发起处 ,两侧颈内动脉之间距为 17.86± 1.55mm。结论 经额入路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主要是通过交叉前间隙 ,在颈内动脉之间的区域操作 ,手术中要保护颈内动脉、视神经等结构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基础医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基础医学教师队伍人才流失较严重。览于此,本对我院基础医学教学部近5年来的师资队伍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稳定高素质基础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临床牙种植和下颌骨外伤的处理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对 30例成人下颌牙窝外壁厚度、牙窝间隔厚度、牙窝深度、牙窝上口的径线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 在所有下颌牙窝中 ,中切牙窝最浅 ,其左侧为 8.96± 1.79m m,右侧为8.6 7± 2 .46 mm;尖牙窝最深 ,左侧为 14 .38± 2 .5 8m m,右侧为 13.74± 2 .18m m。下颌牙窝外壁上缘薄 ,下缘厚 ,且外壁可有缺损 ,缺损出现率为 6 .46 % .结论 熟悉下颌牙窝的结构特点对牙种植和下颌骨外伤的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学位课题的设计、实施等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系膜、直肠筋膜的正常MRI表现。方法 :收集无直肠及周围间隙病变的50例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在轴位图像上测量并记录:1精囊腺/子宫体平面上,直肠在直肠周围间隙内的解剖位置;2直肠筋膜显示情况及其厚度;3直肠系膜与盆壁脂肪信号强度比值;4直肠系膜内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精囊腺/子宫体平面上,直肠主要位于直肠筋膜构成的直肠周围间隙内的侧方。直肠筋膜最厚处为(1.94±0.54)mm。直肠系膜与盆壁脂肪信号强度比值为1.02±0.17;直肠系膜脂肪信号强度高于盆壁脂肪信号强度(P0.01)。直肠系膜内正常淋巴结显示率低,其最大径均小于5 mm。结论:MRI能良好显示直肠筋膜及直肠系膜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