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观察在自然呼吸、窒息兴奋期和抑制期电针28只麻醉家兔“降压点”穴对动脉血压和积分膈神经放电的影响,经124次实验发现:于上述三种状态下电针耳穴血压下降分别为7.48±0.67kpa(P 0.01)、4.83±0.63kpa和4.25±0.7kpa(p<0.05);积分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快为2.87±0.26次/10秒,3.54±0.31次/10秒和3.24±0.41次/10秒(p<0.01)。结果表明电针该穴有显著降压阳增快呼吸频率的作用,其中兴奋期比抑制期降压更为明显。为临床进一步研究耳针对高血压急症和呼吸衰竭的抢救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2.
对胆石组及非胆石组各50例,在外科手术直视下对比观察刺激耳胰胆穴前后胆压改变,结果表明:胆囊有功能病例对排石可能有一定作用;胆囊无功能病例对排石无作用,但能缓解临床症状。故在应用按压耳穴法治疗胆石症时,应注意了解胆囊的功能、结石的大小及有无梗阻等,此乃取得排石疗效的关键。同时表明在胰胆穴区“以痛为输”,对诊断胆系疾病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对40例中风偏瘫病入,采用头皮针标准线行变通徐疾补泻手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针刺二个疗程后.补泻组与平针组比较,提示补泻级具有明显(P<0.05)改善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头针疗法从1971年开始用于治疗瘫痪及各种伴有神经系统障碍的疾病,有显著效果,受到许多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国内各地治疗中风偏瘫的有关资料综合整理如下。 1 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概况有人分析了从1971年至1984年间已发表的67篇学术论文,6145例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头针部位均为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足运感区为主;针刺手法则多为快速150~320次/分的持续捻转法;总有效率在85.7~96.0%,显效率在(包括基本痊愈)34.2~85.7%之间。近年报道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休克的抡救,学者们一致认为,采取综合措施乃是救治休克的有效途径。晚近十余年间,国内外临床与实验两方面的研究都已充分证明,针灸疗法在抡救休克的综合措施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许多严重病例因采用针灸治疗,垂危的生命得到了挽救。一些单位报告,运用针灸配合抡救休克,病死率比以往都有明显降低。中山医学院曾对50例休克采用针刺治疗,病死率从过去的41.9%降至4%,其完全治愈率提高到94%。包头市第一人民医院配合西药治疗20多例伴循环衰竭的中毒性痢疾患儿,使病死率由以往的20—30%降至2.2%,明显地低于国内外最低水平。兹就国内临床研究近况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按脏腑经络辨证取头部穴位为主,对斑秃13例,脂溢性脱发26例,采用低功率氦氖激光医疗仪,作头穴照射治疗,结果基本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数32例,占82.1%。  相似文献   
7.
刺激耳穴对窒息家兔血压和呼吸影响的实验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针25只麻醉家兔“降压点”穴,观察在自然呼吸、窒息兴奋期和抑制期动脉血压与积分膈神经放电的变化。经112次实验发现:电针该穴有显著降压和增加呼吸频率的作用,与临床38次观察结果一致。可为临床研究耳针对高血压急症或呼吸衰竭的抢救提供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8.
根据典籍《内经》有关皮部理论及“以痛为腧”的愿则,在西德“狄克氏发皰疗法”的启迪下,自1972年以来,我们将“腹部阿是穴皮内水针疗法”创用于临床,用以治疗胆道蛔虫症,胆石症及慢性胆石胆囊炎急性发作等以梗阻因素为主的胆绞痛病例,获得良效,遂为我科医务人员所乐用,多年来一直作为我科控制胆绞痛的常规疗法之一加以运用,持续至今。 1982年7月以来,我们在临床上对腹部阿是穴皮内水针疗法(以下简称皮内水针)控制胆绞痛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以安腹痛为对照。计54例96人次。根据对现有资料进行的分析,经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证明皮内水针对胆绞痛有着肯定而良好的效果。兹将具体观察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头针三条治疗线,辨证施用单式徐疾补泻手法,对54例中风偏瘫患者在停治半年后,追踪观察远期疗效,根据体征和生存率的比较,补泻组明显优于平针组,肯定了改进的徐疾补泻手法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疾病,相当于祖国医学文献中所称的“脱疽”,是比较难治的病变。我们应用辨证与辨病的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测和诊断,用中药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