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预测微小病变型肾病(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诊断的329例M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诊断MCD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最佳截断值,以截断值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低NLR组(NLR≤3.321)262例和高NLR组(NLR>3.321)67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指标、激素用量及时间、合用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3情况,分析NLR与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相关性,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2组患者的关节生存率;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部患者的总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高NLR组的年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比例均较低NLR组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较低NLR组降低(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NLR组患者的关节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高NLR组(c2=10.130,P<0.01),高NLR组与低NLR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 和93.5%、76.3%和88.9%、65.2%和85.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NLR水平是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55,95%CI:1.136~4.089,P<0.05)。结论 血NLR水平与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风险相关,可作为评估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风险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围术期的应用体会。方法对48例LC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疏导、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2例皮下气肿,给予改变体位等干预后缓解或自行缓解。未发生出血、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5 d,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率100%。结论对实施LC患者精心做好围术期心理、病情监护、并发症的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顺利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1—2016-05在我院行手术治疗住院的脑肿瘤患者,随机抽取82例患者,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1例,观察组(优质护理组)41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9例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1.95%,观察组发生3例,发生率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脑肿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保护性约束路径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躁动患者镇静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01—2023-01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躁动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联合实施保护性约束路径护理干预。基于Ricker镇静-躁动量表评定2组干预前后镇静评分,基于SF-36调查量表,评定2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镇静评分分别为(5.83±0.37)分、(5.87±0.3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镇静评分为(3.18±0.16)分,低于对照组的(4.89±0.24)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功能评分[(45.83±2.37)分比(45.97±2.49)分]、社会功能评分[(37.16±5.18)分比(36.89±5.20)分]、总体健康评分[(42.71±4.62)分比(43.15±4.58)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旨在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其他肾脏病理损害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1102例患者资料,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单纯IMN组(单纯IMN 953例)和IMN合并其他肾脏病理损害组(IMN+OPI 149例)病理及临床表现特征。结果IMN+OPI患者男性比例更高,年龄更大,BUN、Scr、24h尿蛋白水平以及PLA2R-Ab效价均显著增高(P<0.05),而Hb、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荧光染色IgA的阳性比例显著高于单纯IMN组(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血管病变积分显著高于单纯IMN组(P<0.05);两组之间采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单纯IMN组占86.48%;合并肾小管/间质损伤(IMN+RTI)组占6.72%;合并缺血性肾损伤(IMN+IRI)组占2.81%;合并IgA肾病(IMN+IgAN)组占2.36%;合并糖尿病肾病(IMN+DN)组占1.63%。合并不同类型肾脏病理损害的IMN患者与单纯IMN患者比较,多数类型的BUN、Scr、24h尿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小血管病变较重(P<0.05),但使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N合并其他肾脏病理损害中,IMN合并肾小管/间质损伤最常见;与单纯IMN比较,IMN合并其他肾脏病理损害患者病情更重,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更多线索。  相似文献   
7.
背景 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贫血是其常见表现,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 分析伴贫血HSP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5例HSPN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肾外表现(关节/腹部)及高血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RBC)计数〕、病理资料(包括IgG沉积、IgM沉积、IgA沉积、C3沉积、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肾小管萎缩、小动脉病变、新月体率、肾小球硬化率、病理分级)。按照患者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对患者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终点事件为复合终点事件,Kaplan-Meier法绘制肾脏预后不良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贫血组63例,非贫血组132例。贫血组年龄、肾外表现、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尿RBC计数水平高于非贫血组,血红蛋白、血钙、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eGFR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患者小动脉病变比例及新月体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年龄、24 h尿蛋白与肾小球硬化率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贫血组肾脏累积生存率低于非贫血组(χ2=4.675,P=0.031)。结论 伴贫血HSPN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相对较严重,肾脏累积生存率较低。年龄、24 h尿蛋白与肾小球硬化率是伴贫血HSP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远程康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患者,均为病情稳定且经过系统康复治疗后即将出院回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为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电话随诊和门诊复诊,研究组接受远程康复干预以进行居家康复。通过比较出院前和出院8周后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来评估疗效。结果 与出院前相比,两组患者在出院8周时的SSA评分和MBI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出院8周后,研究组的SSA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均较对照组低,且MB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远程康复能够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的吞咽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 随着2型糖尿病(T2DM)年轻化趋势,微小病变肾病(MCD)合并T2DM在临床上已不罕见,但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仍不清楚。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MCD合并T2DM患者的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且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CD合并T2DM患者20例(MCD合并T2DM组),MCD患者306例,利用SPSS 22.0软件从306例MCD患者中随机筛选出100例(单纯MCD组),收集所有患者当次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从患者首次肾穿刺活检开始随访,到出现复发或到2019年6月随访结束),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及其预后。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单纯MCD及MCD合并T2DM的累积完全缓解(CR)率和累积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MCD合并T2DM组患者年龄、收缩压(SBP)、合并高血压所占比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清蛋白(ALB)、IgG水平高于单纯MCD组,男性所占比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红细胞沉降率(ESR)、24 h尿蛋白量低于单纯MCD组(P<0.05)。MCD合并T2DM患者的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程度、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球性硬化小球所占比例高于单纯MCD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5.108,95%CI(1.717,15.200)〕、年龄〔OR=1.068,95%CI(1.006,1.133)〕、高血压〔OR=6.000,95%CI(1.982,18.165)〕、HbA1c〔OR=84.019,95%CI(12.465,566.317)〕、ALB〔OR=1.173,95%CI(1.100,1.250)〕、TC〔OR=0.730,95%CI(0.619,0.861)〕、ESR〔OR=0.978,95%CI(0.960,0.996)〕、24 h尿蛋白量〔OR=0.818,95%CI(0.705,0.948)〕、IgG〔OR=1.568,95%CI(1.288,1.908)〕、球形硬化小球占比〔OR=13.286,95%CI(4.142,42.614)〕、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OR=17.000,95%CI(4.833,59.794)〕、肾间质炎症〔OR=10.111,95%CI(2.684,38.087)〕是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G水平〔OR=1.476,95%CI(1.190,1.831)〕、血管损伤程度、肾间质纤维化〔OR=12.433,95%CI(2.032,76.065)〕是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P<0.05)。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MCD合并T2DM组的累积CR率低于单纯MCD组(P=0.027),但两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8)。结论 与单纯MCD患者相比,MCD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较轻微,但病理表现却相对较重,提示临床医师肾穿刺活检的重要性。肾间质纤维化、血管损伤程度重、高IgG水平是MC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且MCD合并T2DM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9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前后全血黏度水平,并统计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术前2组全血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全血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