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雷公藤中毒致心源性休克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公藤是一种药用植物 ,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菌、活血化瘀等作用 ,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等有一定疗效。若过量服用未经加工的雷公藤根茎和嫩芽 ,可引起肾损害 ,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1〕。但急性雷公藤中毒致心源性休克者却鲜有报道。笔者在临床上见到内服雷公藤干全草或根茎水煎剂发生中毒致心源性休克 3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3 2岁。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 ,内服雷公藤干全草 4 5 g(水煎剂 ,一次顿服 )。 2小时后感头晕、目眩 ,反复恶心、呕吐、腹部阵痛、腰痛 ,全身乏力及心前区闷胀痛 ,约2 4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综合性急救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萍乡市湘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和研究组(综合性急救)各25例。比较两组急救效果、急救满意率和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研究组抢救时间、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急救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pH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急救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综合性急救可快速纠正生命体征异常,改善血气水平,加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满足其对急救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及顸后状况。结果32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87例(57.01%),中残23例(7.01%),重残10例(3.05%),植物生存状态5例(1.52%),死亡103例(31.40%)。结论在处理重型颅脑外伤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决定手术时,应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注意多科配合抢救,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甲巯咪唑与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对心肝阴虚型甲亢的治疗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60例心肝阴虚型甲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SF-36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甲巯咪唑与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治疗心肝阴虚型甲亢,效果显著,可减少肝功能损害,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4月在该院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分别使用氢吗啡酮和吗啡行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及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均少于B组,两组间嗜睡、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1997年12月至1998年9月在本院门诊经尿常规等检查,证实为淋球菌性尿道炎的89例男性病人,其中跟踪治疗随访者72例。现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ing,rSO2)进行监测,探讨术中rSO2与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关系。 方法 选取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老年胸腰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60例,根据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13例)和非POD组(47例)。另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老年胸腰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30例。采用修订的谵妄评估量表评估POD,干预组患者根据术中rSO2值调整脑灌注量使左脑rSO2不低于术前值的20%。监测患者术前和术中左脑和右脑rSO2值。 结果 术前,2组左脑rSO2、右脑rS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POD组左脑rSO2下降20%的比例(46.15%)高于非POD组(χ2=5.863,P<0.05),2组右脑rSO2下降20%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左脑rSO2、右脑rS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干预组左脑最低rSO2[(68.08±6.68)%]高于非干预组(t=17.597,P<0.05),2组右脑最低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D发生率(3.33%)低于非干预组(χ2=6.405,P<0.05)。 结论 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rSO2与术后POD发生有关,干预术中rSO2可有效降低术后PO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异丙酚TCI麻醉与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用于烧伤削痂生物辅料覆盖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四肢5%-30%Ⅱ-Ⅲ°烧伤患者120例,ASA1-2级,随机分为D组(地佐辛组)60例和K组(氯胺酮组)60例。D组为地佐辛+异丙酚TCI麻醉,K组为氯胺酮+异丙酚TCI麻醉。观察记录T1(麻醉前)、T2(麻醉后)、T3(削痂时)、T4(生物辅料覆盖时)、T5(结束时)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VT(潮气量)、ETCO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RR(呼吸)、SPO2(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TCI使用靶浓度、TT(苏醒时间)及T6(苏醒时)、T7(苏醒10分钟)、T8(苏醒20分钟)的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和改良OAA/S评分、T9(苏醒60分钟)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D组麻醉后MAP、HR均明显下降,K组麻醉后MAP、HR均明显上升,两组间比较显著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比较VT、ETCO2、SPO2无差异(P〈0.05)。异丙酚TCI使用浓度D组高于K组,但苏醒时间D组低于K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D组苏醒10分钟SAS评分=4分,安静合作,与K组比较有差异(P〈0.05);苏醒时、苏醒10分钟、苏醒20分钟两组间OAA/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苏醒60分钟VAS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地佐辛组恶心3例占5%,嗜睡2例占3%;氯胺酮组恶心呕吐12例占20%,嗜睡19例占31.67%。不良反应,氯胺酮组明显多于地佐辛组。  相似文献   
9.
毒蛇咬伤后局部结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蛇咬伤后是否要局部结扎曾有争论,多数医务人员趋向于伤后结扎的观点,认为结扎可减缓与阻止蛇毒的吸收蔓延。通过临床实践个人体会如下: 一、结扎不松不紧,阻断津静脉和淋巴的回流而未阻断动脉血流,一定时间内松数分钟捆扎。本结扎法被认为是最佳方法,从表面上看本法有阻止和减缓蛇毒吸收的效果,动脉血流未阻断,不存在局部缺血、缺氧、缺营养之弊,也不易导致局部坏死溃烂。但可以出现以下值得商讨的问题。(一)可能加快蛇毒的吸收扩散:例如下肢受伤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普鲁卡因(上海新亚制药厂生产)治疗急性胰腺炎60例,并设立以传统治疗为主的对照组60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根据内科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9~55岁,平均36岁。对照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21~58岁,平均39岁。治疗组血清淀粉酶520~3148苏氏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