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新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患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9年5月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6例新发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肝损伤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Graves病患者肝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46例新发Graves病患者中有372例存在肝功能异常,发生率68.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病程>6个月(OR=1.366)、FT3(OR=1.546)、TRAb(OR=1.377)均为新发Graves病患者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发Graves病甲亢性肝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对病程较长以及FT3、TRAb水平较高患者需给予更多重视,以便在一定程度上预防Graves病甲亢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陈香胃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2%醋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3nm。结果橙皮苷在0.109~0.87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4%,RSD=1.18%。结论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复方陈香胃胶囊中橙皮苷含量的测定,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用药方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7年6月到2019年5月诊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先给予常规胰岛素静脉滴注和补液至血酮转阴,之后对照组给予三短一长方案继续皮下给予胰岛素,观察组通过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治疗,至血糖正常。比较两组患者从血酮转阴后到血糖回归稳定水平期间的胰岛素用量、治疗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总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血酮转阴后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发片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5μm,250mm×4.6mm);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320nm。结果二苯乙烯苷的线性范围为0.067~1.332μg(r=0.9998)。该方法二苯乙烯苷回收率为98.7%(RSD=0.87%)。结论HPLC法能将二苯乙烯苷较好地分离检测,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生发片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建立中药生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墨旱莲、牡丹皮和何首乌进行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当进样量在0.0666—1.332μg范围内时,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6%,RSD=1.18%。结论本研究的方法可有效地控制生发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葫芦巴籽和桑叶提取混合物(fenugreek seed and mulberry leaf extract,FSML)对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2个不同的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指标,以及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模型1,FSML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0.5h血糖值及AUC(与模型组比较,P<0.01)。对模型2,FSML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0.5 h血糖值及AUC(与模型组比较,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FSML高、低剂量组均能提高GLUT4和PPARγ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 FSML具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PPARγ蛋白的表达,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增加GLUT4蛋白表达,从而增加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减少外周胰岛素靶组织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或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控制不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日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T2DM控制不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HbA1C、尿ACR均明显下降,C肽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片联合西格列汀治疗T2DM控制不佳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二甲双胍片联合格列吡嗪,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