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实习生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我科是专收治艾滋病病人的特殊科室,护生因害怕职业暴露的心里及以往带教的随意性、盲目性导致实习工作计划不能圆满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科实施摸底、强化教育培训、目标带教,使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洪艳群  陈益芹 《内科》2013,(2):216-217
目的了解本社区艾滋病居民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2例本社区艾滋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采取一对一(电话、面授方式)的个体化、分阶段、连续性健康教育;社区护士分别于教育前、教育后3个月、教育后6个月与患者一对一谈话了解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组的服药依从性、艾滋病的危害教育、预防知识教育、机会性感染教育效果较教育前有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生命质量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7年1-8月在我院艾滋病科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增加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干预后两组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依从性98%,对照组依从性80%,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手机短信提醒干预方式配合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应用于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治疗失败现象的发生。方法:将HAART 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数交替入选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HAART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干预组(40例):HAART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并由医护人员在患者需要服药的时间进行每天两次手机短信提醒。监测两组患者HAART治疗第1年的依从性和治疗失败现象;HAART的基线、1,2,3,4年分别检测CD4+及病毒载量。结果:①HAART第一年服药依从性:对照组为91.7%;干预组为9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981,P<0.05)。②对照组HAART第1年死亡3例、失访2例、第2年耐药1例;第4年死亡1例,耐药1例;干预组:HAART第1年时死亡1例,4年无失访、耐药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结论:使用手机短信提醒干预方式配合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应用于艾滋病患者HAART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失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