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新生儿乳糜胸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 DNA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改良PCR法检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结果120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 DNA、ccc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50%、45.83%,HBV DNA阳性检出率高于cccDNA(P<0.01);其中HBeAg阳性组PBMCs中HBV DNA(80.00%)和cccDNA阳性检出率(45.00%)分别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61.67%)(30.00%)(P均<0.01);PBMCs中HBVDNA检测阳性者血清HBVDNA水平明显高于HBVDNA检测阴性者(P<0.01)。结论改良PCR法检测表明HBV DNA不仅可感染PBMCs,且部分参与复制;PBMCs中HBVDNA存在和复制能力与HBeAg阳性相关;PBMCs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与血清HBV DNA水平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EML4-ALK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传统化疗组和克唑替尼靶向治疗组,克唑替尼靶向治疗组在传统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克唑替尼靶向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EML4-ALK阳性表达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的差异,分析EML4-ALK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EML4-ALK阳性表达率均为100%,治疗后,靶向治疗组EML4-ALK阳性表达率低于传统化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EA、NSE和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靶向治疗组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靶向治疗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传统化疗组;患者的EML4-ALK阳性表达率与CEA、NSE、CYFRA21-1明显正相关,与生存率明显负相关。结论克唑替尼靶向治疗可明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ML4-ALK阳性表达率,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是一种新型的供氧装置,能够以最大流量60 L/min输送100%的加湿、加热氧气,与传统的氧气输送装置相比其存在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FNC是成人早期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也有研究指出,不适当使用HFNC可能会延迟气管插管并增加病死率,还有报道HFNC造成严重漏气事件,尽管缺乏一套指导HFNC使用的指南,但将其应用于不同疾病及临床环境已成为惯例。本文从HFNC的生理效应及其在临床中的一系列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HFNC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唐丽  陈瑞琳 《华西医学》2010,(7):1336-1338
目的观察HBV阳性患者血清中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出率及其与不同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慢性HBV感染者120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21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3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26例。采用巢式PCR法检测全部患者血清中的HBVcccDNA。结果 120例血清中HBVcccDNA阳性检出率为43.3%(52/120);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ccc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2%(16/21)、63.2%(24/38)、34.3%(12/35)和0%,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高HBVDNA定量组的HBVcccDNA阳性检出率高于低HBVDNA定量组(P〈0.05)。结论 HBVcccDNA检出率与外周血HBV复制指标HBVDNA有关,并与不同疾病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6.
唐丽  陈瑞琳 《华西医学》2010,(2):331-33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12月收治慢性HBV感染者120例,男79例,女41例;年龄15~52岁,平均35岁。其中慢性HBV携带者21例,HBeAg阳性者38例,HBeAg阴性者3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26例。采用巢式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结果120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cccDNA阳性总检出率为43.3%;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阳性者、HBeAg阴性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ccc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2%、64.7%、34.3%和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高HBV DNA定量组HBV cccDNA阳性检出率高于低HBV DNA定量组(P〈0.05)。结论HBVcccDNA检出率与外周血HBV复制指标HBeAg、HBV DNA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与不同疾病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归纳总结王真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 [方法] 纳入王真教授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滨院区门诊诊治的支气管哮喘278例,共1 348诊次,建立基础信息、四气五味、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数据库,通过描述性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研究其临床用药特点。 [结果] 共使用中药278味,累积用药频次81 536次,用药频次最多者为白芍。处方药物中,药性以温、寒、平、凉为多,药味以苦、辛、甘为多,归经以肺、脾、胃经为多,最常用的药物为清热解毒药、止咳化痰平喘药、补虚药。临床常用药对为枇杷叶、款冬花和紫菀,穿山龙、地龙和肺形草,桔梗、射干和麻黄,僵蚕、地龙和款冬花等。聚类分析提示高频中药可聚为3类,此时聚拢趋势较好,由此可知王真教授临证时以止嗽散合射干麻黄汤为基础,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反复迁延的不同病理特点论治。[结论] 王真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喜辛开苦降,以温为期,用药攻补兼施,既清热解毒,又健脾益气,临证时以止咳化痰平喘为治则,佐以化瘀、健脾、祛风,以止嗽散合射干麻黄汤为基础方,病证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4亿人为慢性感染,约占全球人口6%.在3.5~4亿慢性HBV感染者中,约15%~25%最终将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1],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9.
HBV感染对IFN-γ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陈瑞琳 《山东医药》2012,52(21):85-87
目的探讨HBV感染对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HBeAg阴性的CHB患者30例、慢性HBV携带者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巢式PCR检测各组血中HBV DNA水平,Real Time 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90例慢性HBV感染者PBMC中IFN-γ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其中慢性HBV携带组IFN-γmRNA水平最低,其次为HBeAg阳性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与PBMC中IFN-γmRNA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IFN-γ表达水平下降可能与HBV感染有关,HBV感染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HB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汉中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83例,根据其入院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体重、腹围、尿量等临床指标、肝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体重、腹围、尿量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体重、腹围指标均降低、尿量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ALT、TBIL水平均降低、ALB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肝功能,减少其体重、腹围等指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