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易感性标记物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细胞色素CYP1A1、CYP2E1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籍新发原发性肺癌病人91例及同期非肺部疾患住院病人91例作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病例和对照的CYP1A1、CYP2E1和GSTM1基因多态性。结果CYP1A1突变型(m2m2)与野生型(m1m1)比较,OR值1.51;CYP2E1C1C1型与C1C2型比较,OR值1.80;C2C2型与C1C2型比较,OR值5.48;GSTM1基因缺失型与正常型比较;OR值1.26。两种基因联合分析结果表明:GSTM,基因缺失并携带CYP1A1m2m2与GSTM1基因正常并携带CYP1A1m1m1者比较,OR值2.29,GSTM1基因缺失并携带CYP2E1C1C1型者与GSTM1基因正常并携带CYP2E1C1C2型者比较,OR值2.13,携带CYP1A1m2m2型以及CYP2E1C1C1型者与携带CYP1A1m1m1型和CYPE1C1C2型者比较,OR值3.00。3种基因联合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携带CYP1A1m2m2型以及CYP2E1C1C1型并且GSTM1基因缺失者比携带CYP1A1m1m1型和CYP2E1ClC2型且GSTM1基因正常者提高了患肺癌的危险性,OR值3.97。结论CYP1A1、CYP2E1和GSTM1在单因素分析中末显示出与肺癌风险的联系,2个基因和3种基因的联合作用似乎可以提高患肺癌的危险性,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这3种基因均不是肺癌个体易感性的主效基因,可能是次效基因。  相似文献   
2.
把设计性实验作为仪器分析实验考试,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时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考核学生实验能力。结果表明,学生实验考试成绩平均分81.05,标准差6.51,难度0.807,区分度0.164。设计性实验考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
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肺癌易感性标记物CYP1A1及GSTM1基因多态以及吸烟等其他环境暴露因素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病例91例以及非肺部疾患的住院病例(对照)91例,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采静脉血进行DNA抽提,并用PCR方法检测CYP1A1以及GSTM1基因多态,同时调查研究对象吸烟等其他环境暴露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无论是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均未显示出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病的关联。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化程度的OR为0.63(95%CI:0.45~0.86),吸烟量的OR为1.56(95%CI:1.14~2.14),无抽油烟机的OR为3.77(95%CI:1.48~9.56),食用动物油的OR为1.67(95%CI:1.25~2.24),常吃胡萝卜的OR为0.47(95%CI:0.22~0.98),饮酒的OR为6.58(95%CI:1.53~28.30),家族肺癌史的OR为3.75(95%CI:1.64~8.58)。结论 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病无明显的关联,吸烟、饮酒、食用动物油、家族肺癌吏以及无抽油烟机是肺癌的危险因素,而高化程度和常吃胡萝卜与降低肺癌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4.
陈漫霞  陈思东  陈漫容  姚振江  蔡旭玲 《重庆医学》2011,40(26):2625-2626,262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与P53和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PHC患者1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的表达,分析TopoⅡα与临床特征和P53的关系。结果在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阳性率分别为48.00%(60/125)、32.80%(41/125),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P<0.05)。血清AFP升高患者TopoⅡα阳性率高于AFP正常值患者(P<0.05)。TopoⅡα阳性率与年龄、肿瘤大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HBV感染、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等因素无关(P>0.05)。P53阳性组中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阴性组(P=0.000)。结论 TopoⅡα在PHC组织中有表达,TopoⅡα阳性率与患者血清AFP水平有关,TopoⅡα表达与P53表达有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卫生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找出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卫生化学实验课总体上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67.82%的学生经常预习,98.27%的学生能完成实验,在实验操作前96.54%的学生认真听讲,91.69%的学生能大部分听懂或完全听懂教师实验课上的讲解,91.70%...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东药学院第一届卫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成绩,为进一步教改提供依据。方法举办卫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初赛为实验理论考试,决赛为实验技能考试,并对学生竞赛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参赛学生理论成绩(56.50±12.96)分,实验技能成绩(76.19±9.03)分,两者呈正相关。卫生检验专业参赛学生理论成绩高于预防医学专业参赛学生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在学"卫生化学"的学生实验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0,P﹥0.05)。结论卫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检验第一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建立以微视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预习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和课堂讨论为主的授课模式、全过程多元化实验考核体系等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手术患者的人口学、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通过查阅病历,获取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PHC高发年龄为41~60岁(占55.17%);以男性居多(占88.51%);患者吸烟率、饮酒率和肿瘤家族史分别为48.56%、35.34%和16.09%;HBsAg阳性率为87.64%,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为多见(占53.16%);血清AFP水平升高者占65.81%,AST升高者占61.21%,ALT升高者占48.28%,γ-GGT升高者占69.83%,伴有肝硬化者占67.53%。结论 PHC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其发生与HBV感染关系密切,患者吸烟、饮酒、肿瘤家族史比例较高;对有HBV感染、年龄41~60岁人群,定期体检对肝癌及早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提高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我们感到,要提高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同时把握好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P53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HC组织中P-gp和P53的表达.结果 在PHC组织中,P-gp和P53阳性率分别为81.60% (102/125)、32.80% (41/125),P-gp阳性率明显高于P53 (P=0.001).P-gp阳性率与年龄、肿瘤大小有关(P<0.05);低分化肝癌P-gp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肝癌(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P-gp阳性率越高(r=0.222,P=0.013);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者P-gp阳性率高于AFP正常者(P=0.001);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者P-gp阳性率高于AST正常者(P=0.006).P53阳性组中P-gp阳性率高于P53阴性组(x2=10.352,P=0.001).结论 P-gp表达与患者年龄、肝癌大小、细胞分化程度、血清AFP水平和AST水平等因素有关.P-gp表达与P53表达有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