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患者,女性,26岁,已婚。初诊日期1989年10月24日。主诉白带已半年,近日加重。10月25日,宫颈拭子采样,查淋球菌。化验检查: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在中性粒细胞内外找到大量的肾形相对  相似文献   
2.
过去几年间,基因探针的应用为细菌诊断、分类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国外学者预言,今后十年用基因探针直接检测临床标本有可能淘汰某些耗物、费时的常规化验。从而为一些不易培养和生化反应不敏感的病原菌的诊断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提高细菌学水平,1985~1994年参加了澳大利亚微生物学会主持的国际性质量控制工作中的细菌学质控。采用细菌室常规鉴定及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对80套标本进行了包括细菌学鉴定、药敏试验,各种基本技术的检查。共鉴定出常见菌30属、54种细菌,正确率95%;难以鉴定菌20属、33种,正确率87%;药敏试验考核1144次,正确率97%;各种基本技术的检查,正确率95%。同时从检测技术各环节总结了进行室间质控的经验教训,对提高常规工作水平、临床病原学诊断及抗生素选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4.
金黄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引起人类感染性疾病的首要病原菌,可以引起从皮肤软组织感染到危急人类生命的一系列疾病,如心内膜炎、肺炎、毒素休克综合征(TSS)等。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严重,通常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33例口腔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并以正常人群作对照,观察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分期的癌症患者NK细胞活性水平,探讨NK细胞活性的检测对口腔癌辅助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前景。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实验组:口腔...  相似文献   
6.
全自动血培养仪分离菌株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调查全自动血培养仪分离菌株的特征. 方法从1999~2002年2月我院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的16 322瓶临床血液和无菌体液标本中1 788瓶生长菌,药敏试验按NCCLS纸片扩散法进行,数据分析用BacT/Alert仪中的分析软件及WHONET-5软件. 结果血培养阳性率10.2%,无菌体液培养阳性率30.2%;共检出34个属、87个种,需氧菌 620株(83.8%),厌氧菌30株(4.0%),真菌90株(12.2%);需氧菌中最常见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最常见的细菌是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真菌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血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率高于非血标本,且ESBLs阳性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血标本中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血标本;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苯唑西林耐药(MRSA)率62.5%,对苯唑西林耐药的CNS产生率为82.7%. 结论血及无菌体液中可分离培养出多种细菌和真菌,包括一些不常见细菌和真菌,注意监测血标本中菌株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286株肠杆菌科菌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检测286株肠杆菌科菌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并测定12种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三维法测定AmpC和ESBLs及纸片扩散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抑菌环直径。结果对不产两类酶56株菌,亚胺培南(IPM)、头孢吡肟(FEP)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的耐药率分别为1.8%、21.4%和35.7%;对单产AmpC81株菌,IPM没有耐药菌株,FEP和TZP耐药率分别为4.9%和56.8%;对产两类酶45株菌,未见IPM耐药菌株,FEP和TZP的耐药率分别为20.0%和41.9%;对单产ESBLs104株菌,未见IPM耐药菌株,FEP和TZP耐药率分别为20.2%和25.0%。结论FEP和IPM对单产AmpC酶的菌株有好的抗菌活性,FEP对产两类酶和不产酶的菌株抗菌活性比IPM低,但比其他抗生素活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头孢米诺和其他14种抗菌药物对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米诺和其他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纸片确证法检测ESBLs.结果对110株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除亚胺培南外,头孢米诺比其他的13种抗生素有较低的耐药性,其耐药率为7.3%,MIC50和MIC90值范围分别为0.5~1 mg/L和2~32 mg/L;对40株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头孢米诺、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有相似的体外抗菌活性,其敏感率均为100%,MIC50和MIC90值范围分别为0.032~0.5 mg/L和0.064~4 mg/L.结论对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头孢米诺比其他β-内酰胺类,庆大霉素和氟喹诺酮类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不产ESBLs的菌株,头孢米诺、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有相同的抗菌活性,没有耐药的菌株发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万古霉素等10种抗生素对1995年分离的95株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活性,用NCCLS颁布的琼脂稀释法测MIC。结果受检的10种抗生素中万古霉素的活性最好,其MIC50及MIC90分别为1mg/L及2mg/L,平均值为124mg/L;耐药率为0%。其次为壁霉素,其MIC50及MIC90分别为2mg/L及8mg/L,平均值为251mg/L;耐药率为2%。利福平MIC50及MIC90分别为0125mg/L及32mg/L,平均值为022mg/L;耐药率为14%。其它依MIC90的大小排序,为氧氟沙星,甲氧苄啶,红霉素,庆大霉素,磷霉素,磺胺甲恶唑等。用柱状图显示了前三种药的MIC值的分离,万古霉素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全部落在敏感区,且为单峰。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对MRSA和MRSCoN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下属机构中有一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分会,它由来自临床、政府、药厂的3方面专家组成。由他们制成的药敏测定指南年年都依实际情况加以更新和补充,以反映抗生素及临床微生物的发展和适应临床需要。以下系介绍2004年NCCLS出版的药敏试验指南M100-S14手册(简称M100)中更新要点,也会涉及2003年版的纸片法M2-A8(简称M2)、2003年的稀释法M7-A6(简称M7)两个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