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头针运动区与体针配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两者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影响与药物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针灸配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性偏头痛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颈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方法:77例颈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配合手法整脊)和对照组(单纯针灸),采用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标评价,并于2个疗程后对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9.5%,对照组痊愈率为38.7%。2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指数测定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即时及48h疼痛指数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缓解所需治疗次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手法整脊治疗颈性偏头痛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疗程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治疗脊柱过敏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4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常规毫针取阿是穴、夹脊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粗银针恢刺督脉经阿是穴。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及相关兼症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率38%,有效率66.7%;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粗银针恢刺治疗脊柱过敏症的疗效优于常规毫针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钙制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5年1~6月及2006年1~6月的口服补钙剂的品种、数量、金额,DDDs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迪巧、凯思立D等碳酸钙在临床应用中占主导地位,老一代钙制剂已趋于淘汰。结论:该院钙制剂应用合理,但补钙人群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其他人群补钙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79份试卷进行分析,计算难度值,比较失分情况,探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们2005/2006年间在新加坡中医学院骨伤医疗中心任客座教授工作期间采用针刺配合整脊疗法治疗6例会阴部不明原因疼痛患者,诊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思维,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的摄人、吸收、转运或代谢障碍导致体内含量不足而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双足或双手的感觉异常,脊髓后索感觉功能丧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双下肢无力甚至出现痉挛性瘫痪,多伴有贫血的临床征象[1].但临床上常有病患并没有贫血表现,而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极易造成误诊,本病不经治疗,神经系统症状会持续加重,甚至死亡.我院临床遇到1例,由于没有及时确诊而误诊误治,所幸未造成严重后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将 2 4 8例Bell氏面瘫患者随机分成 4组 ,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时机和配用药物治疗 ,并采用Ridit分析对 4种方案在 2个疗程内的治疗结果和最终获愈患者所需的疗程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 χ2检验对其后遗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早期采用针灸并配合活血化瘀药物的疗效高且疗程短 ,后遗症发生率最低 ;激素的应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缩短了疗程 ,但却增加了后遗症的发生率。因此 ,早期配合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1983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配合电针、温灸加拔罐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00例,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男64例,女36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2个月;针治次数最少3次,最多36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某少数民族地区外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01-2011-12—30本地区三所医院急诊外科的4108例病例资料。结果:急诊外伤就诊高峰在夏秋季和18:00-24:00时之间,车祸(44.5%)是首要原因,外伤患者以年轻(35.8±16.1)岁、男性(79.6%)、少数民族(56.4%)和农村人口(63.5%)为主,头部受伤最多(43.8%),48h内死亡比例较高(23.4%)。结论:应结合本地区流行病学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