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组合型人工肾,即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对维持性透析患者低血钙、高血磷、高血清甲状旁腺素等症状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68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按血液净化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HD治疗,共35例;研究组,予以HD和HP串联治疗,共33例。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前、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钙、血磷及高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症水平。结果两组血磷及iPTH的水平随时间逐渐降低,而血钙则随时间逐渐增加(P<0.05)。在第8周起,研究组的血磷及iPTH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血钙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合型人工肾(HD+HP)更能改善维持性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血清甲状旁腺素蓄积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对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100例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单纯透析组50例和联合治疗组(透析联合中医整体排毒疗法组)50例。结果:联合治疗组尿毒症患者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a、肌酐、尿素氮均优于单纯透析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对尿毒症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从整体出发改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同血液透析频率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及血液透析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方法 收集规律透析患者107例,根据透析频率将患者分为1次/2d(Q2d组,共40例)、1次/3d(Q3d组,共37例)及1次/4d(Q4d组,共30例),3组患者透析前后各HRV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患者透析后各HRV指标均出现升高,以Q2d组及Q3d组升高明显[Q2d:相邻RR间期相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7.01±3.21比6.19±2.56 P<0.05,24h,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 135.11±21.98比105.29±20.78P<0.01,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80.78±17.96比67.66±16.87 P<0.01, 24h内每5min的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119.22±23.41比108.32±21.20P<0.05,全部相邻R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5DSD)77.38±17.78比68.29±18.48P<0.05]; Q3d:SDNN 128.65±23.79比101.32±19.88P<0.01,RMSSD74.69±16.56比65.36±15.19 P<0.05,SDANN 116.33±21.01比105.54±21.07P<0.05,SDSD 73.19±17.33比65.17±16.08 P<0.05; Q4d:SDNN 107.16±20.04比90.86±19.54 P<0.05,RMSSD 66.74±17.82比58.63±15.88P<0.05),透析前、后3组患者间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透析前:PNN50、SDNN、RMSSD、SDANN、SDSD的F值分别为2.96、3.65、3.09、3.34、2.90,P<0.05;透析后:PNN50、SDNN、RMSSD、SDANN、SDSD的F值分别为2.96、3.65、3.09、3.34、2.90,P<0.05),且随着透析次数减少HRV有降低趋势. 结论 长期充分的血液透析可能有助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陈晓婉 《海南医学》2003,14(9):70-71
目的 探讨急性香螺中毒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16例急性香螺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轻度中毒12例占75%,中度中毒3例占18.7%,重度中毒致心跳呼吸停止1例占6.25%。结论 揭示应加强宣传教育,禁止食用,主要为神经毒素,及时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清利湿热法为主治疗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96例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98例,对照组98例。对照组患者行口服西药胰激肽释放酶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医清利湿热法为主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49%,观察组为91.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在组间比较上,治疗后较治疗前,观察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水平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清利湿热法为主治疗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隧道形成穿刺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此穿刺法对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0 年1 月-2011 年9 月门诊初次使用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绳梯法进行内瘘穿刺,观察组采用隧道形成穿刺法进行内瘘穿刺.观察两组每次穿刺的常见并发症、1 针穿刺成功率、压迫止血时间,并在内瘘初次使用12 个月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血栓形成、血管瘤、血管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每次穿刺的常见并发症显著减少,1 针穿刺成功率较高,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缩短,血管瘤和血管狭窄发生明显减少,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结论 应用16G 内瘘穿刺针行隧道形成穿刺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减少各种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