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目的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及诱导痰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意义。方法选择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期住院治疗26例,分别收集纳入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病情缓解血清及诱导痰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及诱导痰SP-D水平。选择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病情缓解期血清SP-D平均水平分别为(196±82)、(125±69)ng/mL,健康对照组为(96±47)ng/mL,诱导痰SP-D平均水平为(153±71)、(106±64)ng/mL,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P-D检测可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予甲磺酸帕珠沙星300mg静脉滴注每12h;对照组予加替沙星40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7~14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3.65%和 92.02% (p>0.05),细菌清除率为95.65%和90.90%(p>0.05).对照组对血糖的影响率为7.93%, 治疗组无明显的血糖波动(p<0.05).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对糖代谢影响不明显,尤适合糖尿病患者和肝肾功能有严重损害的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131I-抗hnRNPB1单克隆抗体(131I-抗hnRNPB1 MAb)、抗hnRNPB1 MAb对肺癌小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 用常规氯胺-T法合成131I-抗hnRNPB1 MAb,30只C57BL/6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7 d后,将荷瘤鼠随机分成5组, 每组6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Ⅰ组:131I-抗hnRNPB1 MAb 11.1 MBq/鼠单次治疗,Ⅱ组:131I-抗hnRNPB1 MAb 11.1 MBq/鼠强化治疗(给药2次,每次给药间隔3 d),Ⅲ组: Na131I 11.1 MBq/鼠,Ⅳ组:抗hnRNPB1 MAb 50 μg/鼠,Ⅴ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12 mL/鼠.治疗开始后每周测量1次小鼠肿瘤的长径及短径,4周后处死小鼠,分离肿瘤并称其质量,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作常规HE染色检查.结果 治疗结束时,Ⅰ、Ⅱ、Ⅲ、Ⅳ、Ⅴ组小鼠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3869±192) mm3、(1987±149) mm3、(6922±532) mm3、(6962±509) mm3、(6597±521) mm3,其中Ⅰ、Ⅱ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组的平均肿瘤体积小于Ⅰ组(P<0.05),而Ⅲ、Ⅳ组治疗结束时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7.17%和39.03%,高于Ⅲ(1.36%)、Ⅳ(0.9%)组的抑瘤率(P<0.05),且Ⅰ、Ⅱ组间抑瘤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hnRNPB1 MAb结合131I对肺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明勇  陈斌  刘小英  陈勃江 《西部医学》2009,21(9):1488-1489,1491
目的探讨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浆Copeptin含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ECOPD住院治疗时及治疗后达到缓解期患者76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copeptin浓度,同时行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检测。健康人群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AECOPD患者血浆Copep-tin阳性率为89.47%,高于WBC、N的阳性发现。AECOPD患者血浆Copeptin含量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ECOPD患者血浆Copeptin深度显著升高,血浆Copeptin检测可作为AECOPD诊断及严重度评估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沉默桩蛋白(Paxillin)基因表达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siRNA对照组以及Paxillin siRNA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转染48 h后3组细胞Pariilin、FAK和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侵袭小室实验观察3组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3组细胞中Palillin、FAK和MMP0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NA:F=7 021、388、20 147.737和5 992.522,P<0.001;蛋白:F=4 454.293,10 003.335和3 802.389,P〈0.001),正常对照组及转染siRNA对照组细胞Paxilliu、FAK和M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Paxillin siRNA组(P<0.05);3组穿膜细胞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8.741,P(0.001),正常对照组及转染siRNA对照组的穿膜细胞致高于Paxillin siRNA组(P<0.05).结论:RNAi沉默Ptaiilin基因表达可以使EC9706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使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7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27例患者术后均达骨性愈合。外固定器拆除时间为4~6周。根据Dienstl评分标准,优13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2.6%。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优势明显,不仅简单、安全、微创、持续牵引,而且对骨折端干扰小,对血运破坏小,便于拆除,避免了二次手术。因此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骨科大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因此探讨DVT的形成和护理在临床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探讨了骨科大手术后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是否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将11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各55例。确定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受伤原因、是否为粉碎性骨折、是否术后合并感染、功能锻炼依从性、外固定情况等为可能影响四肢骨折术后愈合的潜在因素。对上述所有因素采用单因素比较,总结影响四肢骨折术后愈合的因素。结果年龄、粉碎性骨折、术后感染、术后功能锻炼情况和外固定情况是导致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原因(P<0.05)。其中:年龄≥55岁、粉碎性骨折、有术后感染、术后功能锻炼差和术后外固定不良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风险更高。结论对高龄患者、粉碎性骨折患者要强化围术期护理,并制定个体化的锻炼方案,以降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吴友茹  刘云  陈明勇 《四川医学》2008,29(2):176-178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糖代谢异常及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1月~2007年6月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无糖尿病病史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16例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发现非糖尿病性高血糖患者144例,一过性高血糖79例和持续性高血糖65例,正常血糖组72例.持续性高血糖组再随机分为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干预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血糖结果、平均住院日、住院病死率及相关临床情况进行收集分析.结果 平均住院日持续性高血糖干预组为(17.42±10.91)d,对照组(24.32±12.6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过性高血糖组平均住院日数为(15.62±6.71)d,正常血糖组为(16.34±6.3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正常血糖组为11.4%,一过性血糖升高组12.6%,持续性高血糖干预组13.7%,持续性高血糖对照组为34.1%.持续性高血糖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控制患者血糖能缩短住院日期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131I-抗hnRNP B1MAb、抗hnRNP B1MAb对肺癌小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用常规氯胺-T法合成131I-抗hnRNP B1MAb,皮下接种肺癌细胞7d后,将肺癌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Ⅰ组:131I-抗hnRNP B1MAb11.1MBq/只单次治疗,Ⅱ组:131I-抗hnRNP B1MAb2×11.1MBq/只强化治疗,Ⅲ组:Na131I11.1MBq/只,Ⅳ组:抗hnRNP B1MAb50μg/只,Ⅴ组:生理盐水0.12ml作为对照组。干预后每周测量一次小鼠肿瘤的长径及短径,4周后处死小鼠,分离肿瘤并称其质量,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做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查。结果治疗结束时,Ⅰ、Ⅱ、Ⅲ、Ⅳ、Ⅴ组小鼠肿瘤的平均体积分别为(3869±192)mm3、(1987±149)mm3、(6922±532)mm3、(6962±509)mm3、(6957±521)mm3,其中I组、Ⅱ组与Ⅴ组肿瘤平均体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组、Ⅲ组治疗结束时肿瘤平均体积与Ⅴ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各组小鼠平均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强化组及Ⅱ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9.88%和41.35%。各治疗组小鼠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抗hnRNP B1MAb结合131I对小鼠肺癌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量效关系,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单纯抗hnRNP B1MAb及Na131I未出现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