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 构建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应用于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的评价,并促进整个口腔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实习生临床综合素质。 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出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比权重法确定权重。结果 经过两轮 Delphi 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 55个二级指标的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结论 本次研究在合理应用 Delphi 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适合应用于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的评价,能较好反应出实习生的临床能力水平,有利于发现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策略,对提高实习生临床能力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Iinemia,XLA)又称Bruton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最早发现的人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由Bruton于1952年首次报道,为PID发病率最高的类型之一。现报道1例基因确诊病例,以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20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地塞米松(或泼尼松)治疗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各100例,比较两组在症状缓解情况(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哮鸣音消失)、患者自觉症状改善、门诊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上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哮鸣音消失)、自觉症状改善率、门诊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好转时间上存在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喉炎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继续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促分裂、抗凋亡、增加血管通透性和促进细胞迁移等作用。在骨折或骨缺损区域,VEGF通过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趋化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损伤区域集合并产生成骨分化。当处在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丧失的缺氧环境中,VEGF通过调节与牙周组织再生相关的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等功能,促进牙周组织的新生与整合。借由调节有关信号分子或通路、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使用,或是参与牙周支架共同作用,VEGF在牙周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研究受到关注。现从VEGF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发掘VEGF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华南地区不同季节、年龄组、疾病组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特异性过敏原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CAP系统)对我院14652例患儿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进行检测,将根据年龄将受检儿童分为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组,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组,根据疾病情况分呼吸道过敏、消化道过敏、皮肤过敏组,不同组中各种过敏原分布及浓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总阳性14002例、总吸入性过敏原11068例、食入性过敏原阳性12949例、婴幼儿组6460例、学龄前组2993例、学龄组4549例;春季3799例、夏季4843例、秋季3048例、冬季2312例;呼吸系统疾病4180例、消化系统疾病5316例、皮肤疾病4506例;婴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组主要过敏原分别为牛奶、屋尘螨、粉尘螨等;各季节主要过敏原别为牛奶、粉尘螨、屋尘螨、鸡蛋等;呼吸、消化、皮肤疾病主要过敏原分别为粉尘螨、牛奶、粉尘螨等。结论:特异性性过敏原IgE检测有助于临床判别过敏原类型,其分布在不同年龄的儿童和各季节及各系统疾病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尘螨过敏儿童脂多糖受体基因(CD14)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多态性与儿童尘螨过敏及与血浆IgE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61例尘螨过敏患儿(尘螨过敏组)、186例疾病对照组和100名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总Ig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进行基因型分析,调查多态位点的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基因型的血浆尘螨特异性IgE水平,比较3组儿童多态位点的基因差异。结果:3组儿童均发现CDl4-159T/C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均以CC、CT和TT基因型多见,尘螨过敏组频率分别为55.9%、33.5%和10.6%,疾病对照组频率分别为10.2%、34.9%和54.8%,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5%、47%和18%。尘螨过敏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基因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尘螨过敏组的CD14 CC基因型携带频率增高,TT基因型携带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