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艾滋病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4例患者临床特征;取皮损、血和骨髓分别在25℃和37℃进行真菌培养。观察菌落形态、显微镜下特征;对皮肤活检组织行HE及六胺银染色。观察镜下皮损组织学及马尔尼菲青霉的特征。结果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伴多系统损害。皮损特征:早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糜烂性丘疹,继而为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肤病理活检六胺银染色(+)。使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治疗。3例临床症状缓解、皮疹消退出院。1例死亡。结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皮损特征: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损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活检是确诊的关键。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是目前治疗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90%为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小部分是由于细菌感染或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从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一般对普通上呼吸道感染不开展病原学诊断,因而常造成抗生素滥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疗效不显著,并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临床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急性病毒性肠炎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是秋冬季小儿常见病,临床以补液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无特效抗病毒药物[1]。热毒宁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的中药注射液,具有抗菌、抗病毒、镇静、降温及提高免疫力作用[2]。2009年2月-2010年9月,我们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60例,证明其对急性病毒性肠炎所致的发热、腹泻具有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超群(1922~1984),原名陈驹,安徽省太平县人。16岁考入上海国医学院,受业于沪上名医丁济万、程门雪先生门下,苦学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随丁、程应诊2年,继在上海华隆中医院工作。1958年奉调合肥,相继在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安徽中医学院执教,任中医基础和中医诊断教研室主任。曾出任安徽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被选为安徽省第二届第三届政协委员,兼医药卫生组副组长。1978年聘任为副教授,是安徽中医学院首届研究生指导教师。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细胞癌(HCC)及慢性肝炎肝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分别采用抗HBVS,抗-HBVC,抗HCVNS5及抗-HGVNS5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27例HCC及37例慢性肝病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组织中HBVS抗原(HBsAg)、HBVC抗原(HBcAg)、HCVNS5抗原(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HCC中检出HBsAg18例(66.7%),HCAg13例(48.2%)及HGAg9例(33.3%)。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7例,HBV/HCV重叠感染4例,HBV单独感染7例,HCV单独感染2例,HGV单独感染2例;在慢性肝炎中检出HBsAg26例(70.3%),HCAg19例(51.4%)及HGAg12例(32.4%)。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10例,HBV/HCV重叠感染5例,HBV单独感染11例,HCV单独感染5例,HGV单独感染2例。HBsAg、HCAg、HGAg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呈细颗粒状分布。HBcAg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胞核或胞浆内。结论:慢性肝炎及HCC患者有较高的HBV、HCV及HGV感染率,HBV感染在HC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CV和HGV的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贫血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皮损主要表现为坏死性丘疹、脐凹状丘疹、溃疡、结节、血痂;外周血CD4^+细胞显著减少;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药敏结果显示伊曲康唑、酮康唑对马尔尼菲青霉的MIC值最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次之,氟康唑最高;病理组织六胺银染色见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病原体,部分有横隔。[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发生于CD4^+计数少于50细胞∕μL的患者,真菌培养鉴定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治疗上建议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7.
治疗方法及有效方藥:我们治疗15例中,其特点均在寢中出汗,而体征大部偏于阳虚现象,治以玉屏风散随症加減,效果良好。其中一例为阴阳俱虚。开始用玉屏风散加龙骨、牡蠣、五味子等藥服9剂,汗減一半,轉用酸棗仁湯加減3剂,效果不显;再改用玉屏风散加参附3剂,效果較佳,先后共服藥30剂。結果治愈。本例治疗过程及服藥时間較長的原因,是由于阴阳俱虛,体虛且表不固,反复感冒,治疗过程中还兼治咳嗽。玉屏风散組成:(黄茋六兩、白术二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S)是由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正式命名的一组国际公认的代谢异常疾病,主要包括内脏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及高血压,可合并高尿酸症、内皮功能紊乱、微炎症及高凝血状态,长期处于该状态下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1]。目前的研究[2]已经证明MS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相比正常人,MS患者体内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C反应蛋白等都上升[2-3]。近年来,许多临床试验发现一个新的指标: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也与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高水平 NLR往往提示疾病预后不良[4],提示NLR可能成为未来评估炎症反应新的指标之一。另外,相比CRP等炎症相关因子,NLR具有检测方便、费用低,换算简单且临床意义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国内外临床试验研究的热点之一[3]。本文就近年来关于NLR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贫血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皮损主要表现为坏死性丘疹、脐凹状丘疹、溃疡、结节、血痂;外周血CD4^+细胞显著减少;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药敏结果显示伊曲康唑、酮康唑对马尔尼菲青霉的MIC值最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次之,氟康唑最高;病理组织六胺银染色见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病原体,部分有横隔。[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发生于CD4^+计数少于50细胞∕μL的患者,真菌培养鉴定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治疗上建议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10.
三岁以上儿童尚不能自主便溺,称为遺尿症。由于本病对儿童的精神及生活影响很大,同时对患儿家长亦感到极大煩扰,因此目前对本病的治疗研究已引起大家重視。我們于1962年12月参考有关文献,采用埋針配合中医辨証施治法則,治疗30例比較頑固的遺尿症患儿,并随訪半年至二年时間,效果尚属滿意。初步整理报导如下,以供参考。一、病例分析: 本組病例年龄均在4岁以上;遺尿比較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