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9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及无创通气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回顾性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特点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的策略。方法  2 0 0 3年 4月 2 2日~ 5月 1日 ,12 0例临床符合SARS诊断标准的患者入住北京地坛医院 (SARS专科医院 )的 4个病区 ,30例患者 (占 2 5 % )在病程中出现呼吸衰竭 ,达到急性肺损伤 (ALI)和 (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诊断标准。 2 8例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主要观察指标 :(1)住院期间的血气分析、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及呼吸频率 ,特别是上机前、上机后 1h及撤机后的结果 ;(2 )放射学检查或临床提示住院后新出现的气胸、纵隔气肿、心包积气及皮下气肿 ;(3)应用无创通气的天数 ;(4 )需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的患者数 ;(5 )患者的病死率 ;(6 )一线医务人员因护理治疗无创通气SARS患者而感染SARS的情况。结果统计 30例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变化情况 ,16例 (5 3% )患者出现CO2 潴留 ,PaCO2为 4 5~ 5 6mmHg ,平均 (4 8± 4 )mmHg。NPPV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SpO2 、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均显著改善 (P均 <0 0 1) ,但pH及PaCO2 的变化并不明显。 18例患者成功撤机 ,应用NPPV的时间为5~ 30d ,平均 (10± 6 )d。除 1例不能耐受BiPAP  相似文献   
3.
万辉化痰止咳露镇咳效果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万辉化痰止咳露的临床镇咳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万辉化痰止咳露与佩夫人止咳露进行对照试验,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伴有中度以上咳嗽患者各30例。用药方法均为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用药周期3-7d。结果··:万辉化痰止咳露临床总有效率为76.7%,与佩夫人止咳露比较,其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思睡、便秘等,发生率很低,表现轻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万辉化痰止咳露具有确切的镇咳作用、良好的祛痰化痰效果及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头孢匹胺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下呼吸道感染病人 4 2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 2±s11)a ,给予头孢匹胺 2 g ,ivbid ,疗程 7~ 10d。结果 :34例病人痰细菌培养阳性 (81% ) ,革兰阴性杆菌占 97% ,β 内酰胺酶阳性率为 6 6 %。经头孢匹胺治疗 ,有效率为74 % ,细菌清除率为 5 6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结论 :头孢匹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气道阻塞与睡眠状态下呼吸中枢控制功能的低下是否有关,方法 通过经鼻气管插管建立鼻咽通气道测定了16例重度OSAS患者在清楚状态,非快动眼(NREM)I+Ⅱ睡眠期,Ⅲ+Ⅳ睡眠期,快速眼(REM)睡眠期的口腔阻断压(P0.1)低氧反应指标(△P0.1/△SaO2,△VE/△SaO2)及高二氧化碳反应指标(△P0.1/△SaO2,△VE/△SaO2)。  相似文献   
7.
重视和认识药物性肺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视和认识药物性肺损伤陈尔璋药物性肝肾功能损害及广谱抗菌素可诱发二重感染等不良药物反应,已为广大医务人员所熟知。但药物导致肺脏功能和结构损害,甚而发生死亡的事实,却远未受到医务界的足够重视和认识。笔者近来曾连续遇到二例高血压患者,因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  相似文献   
8.
纵隔气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隔气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症候群,大部分为良性,有自限性。但也有少数表现为张力性气胸,可迅速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现就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病因及发病机制】早在1819年Laennec即已提到纵隔积气的现象,但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甚少。本世纪以来,通过临床观察、尸检以及动物实验,逐渐认识到气体逸入纵隔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气体沿颈部深筋膜进入纵隔:偶见于甲状腺切除、扁桃体手术及颈深部外伤。二.气体自腹膜后间隙进入纵隔:胃肠穿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尔璋 《北京医学》1990,12(5):290-29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肥胖通气低下综合征患者呼吸中枢反应性的改变与二氧化碳 (CO2 )潴留的相关作用。方法 测定了 5例白天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4 5mmHg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 (ΔP0 .1/ΔSaO2 、Δ VE/ΔSaO2 )及高CO2 反应性 (ΔP0 .1/ΔPaCO2 、Δ VE/ΔPaCO2 ) ,并选择 5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呼吸暂停病程及睡眠呼吸紊乱指数 (AHI)相近但无CO2 潴留者作为对照。 10例受试者均肥胖 ,无阻塞性通气障碍。结果  5例肥胖通气低下患者的ΔP0 .1/ΔSaO2 为 ( - 0 .0 4± 0 .0 2 )cmH2 O % ,Δ VE/ΔSaO2 为 ( - 0 .17± 0 .0 4 )L·min-1% ,ΔP0 .1/ΔPaCO2 为( 0 .2 3± 0 .1)cmH2 O/mmHg,Δ VE/ΔPaCO2 为 ( 1.3 2± 0 .7)L·min-1·mmHg-1;对照者ΔP0 .1/ΔSaO2 为( - 0 .14± 0 .0 3 )cmH2 O % ,Δ VE/ΔSaO2 为 ( - 0 .3 4± 0 .0 4 )L·min-1% ,ΔP0 .1/ΔPaCO2 为 ( 0 .4 9± 0 .1)cmH2 O/mmHg ,Δ VE/ΔPaCO2 为 ( 2 .18± 0 .81)L·min-1·mmHg-1,且ΔP0 .1/ΔSaO2 、Δ VE/ΔSaO2 及其中 3例患者的ΔP0 .1/ΔPaCO2 均低于正常值。在长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 ,第 2、4和 6周复查发现 5例肥胖通气低下患者的中枢反应性逐渐上升 ,4~ 6周均恢复正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